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亚洲-西亚

亚洲-西亚

时间:2011-02-08 21:3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四节  西亚

概 述

地理位置  西亚指东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和塞浦路斯的亚洲西部地区,有时又称西南亚,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约737万平方公里。国际上使用很广的“中东”这一名词,其范围同西亚大体相当,但不包括阿富汗和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而包括非洲的埃及。

西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南、西、北三面分别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故常有“三洲五海之地”的说法。从古代起西亚就是国际交通的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区,把中国同南欧联接起来。在近代和现代,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和波斯湾(简称海湾)地区巨大石油资源的开发,西亚的地理位置更形重要,其中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地区和黑海海峡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战略要地,这也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在西亚展开激烈争夺的重要原因。

人口、民族和宗教  西亚是人类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和袄教等世界性宗教的发源地。全区人口2.3亿(1991年),其中阿拉伯人占半数以上,集中分布于南部和中部各国。北部各国都不是阿拉伯国家,有波斯、土耳其、普什图、希腊、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重要民族。此外,以色列以犹太人占多数。在宗教信仰上,除黎巴嫩、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以色列分别以基督教和犹太教为主外,西亚其余所有国家均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在其总人口中一般均要占到98%以上。宗教不仅在本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在国际关系中,都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西亚人口增长得十分迅速,1950~1991年间增幅达2倍,而世界平均仅增长1.1倍。除了伊斯兰教传统生育观的影响外,主要是受“石油繁荣”的刺激,外来青壮年移民大量涌入,加上生活福利的改善,死亡率显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西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在世界上亦属罕见,1991年仍达28‰,其中叙利亚和约旦更分别达到38‰和41‰,在世界各国中显著领先,人口总数不到20年就要翻一番。波斯湾沿岸的一些国家,过去人口稀少,并长期处于增长停滞状态,但自从开发石油,促使经济起飞以来,人口膨胀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如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50年人口合计不足25万,1990年已增至426万,40年时间竟猛增了十几倍。但尽管如此,西亚的平均人口密度迄今每平方公里仍只有30人,大大低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而且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各地人口分布状况差异极大,沙特阿拉伯和阿曼每平方公里只有5~7人,而巴林和黎巴嫩却要比这一数字超出将近百倍。一般说来,西亚人口分布同降水量的多寡是成正比的,地中海沿岸相对温和湿润,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的条件比较好,因而成为西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黑海沿岸和里海沿岸情况亦相类似。而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人口远为稀少,有些地区实际上还是无人区。

西亚人口状况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大量外籍劳工的存在,使之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巨大劳务市场。引入外籍劳工的基本上都是波斯湾南岸的各石油输出国。1985年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6个国家中的外国侨民,即外籍劳工和他们的家属,已占到总人口2/5,该比重在科威特更高达72%。若仅考察劳动力,则这一比重还要更高,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籍劳工竟占到全国劳动力总数的91%,科威特和卡塔尔也超过80%,……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仅见的。外籍劳工大量涌入的原因就在于上述各国经济高速度发展,而人口数量及其劳动素养均远远不相适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大量外籍劳工的输入,便没有这些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近年由于石油收入减少,以及海湾战争的影响,对外籍劳工的需求已明显地趋于萎缩。

随着经济的起飞,近几十年来西亚经历了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重已由1950年的22%跃升到1990年的56%,科威特等几个产油国更达到70~95%,均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期内百万人口城市由2个增加到21个,伊朗首都德黑兰人口高达677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亦达665万。相反,广大农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有的还过着中世纪的游牧生活,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历史发展和经济特征 西亚是人类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公元前3000年前后起,区内先后出现了一批强盛的奴隶制或封建制国家,如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均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封建制的长期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上频繁的战乱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主要因人为因素渐趋恶化,西亚自纪元以来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不少国家的人口在一、二千年的长时间内,竟然没有增长,西亚占亚洲总人口的比重由公元前3000年的28%陡降到最近几个世纪的不足7%。自16世纪起,欧洲列强开始对东方的侵略扩张,处于重要地理位置的西亚成了英、俄、法、德诸国竞相争夺的目标。苏伊士运河建成后,英、法在西亚陆续霸占了大片殖民地,土耳其和伊朗实际上也成了半殖民地。1919年和1921年,阿富汗和伊拉克首先独立,其他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相继独立。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仍力图控制地理位置重要及石油资源丰富的西亚,它们的渗透和争夺,同西亚内部由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西亚的局势长期动荡,并多次燃起战火,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对整个国际形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传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西亚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大多数国家均以农业、甚至游牧业为基本经济部门。自50年代以来,波斯湾地区石油产量激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与此同时,西亚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以及国际垄断资本的斗争不断深入,大大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西亚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快在世界各大地理区中显著领先,1983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逾3 000美元,超过了世界平均数,比世界所有发展中地区的平均数则超出了3倍以上。西亚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是依赖于石油业。早在1965年,西亚商品出口总额中石油即占83%,1980年竟达91%。此后石油出口额因减产和跌价而大幅度减少,但上述比重在1988年仍高达65%(不包括以色列则达76%)。就一个大地理区域而言,整个国民经济如此依赖于一种初级产品,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仅见的。

按经济特点,西亚各国明显分为两类,即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它们在经济水平、发展速度以及部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亚的石油输出国指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这8个波斯湾沿岸国家。自60年代以来,直到1982年前后,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在整个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如1965~1983年间,按可比口径沙特阿拉伯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2倍,阿曼增长了5.3倍,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亦达2倍以上。1985年,上述8国虽仅占西亚总人口43%,却提供了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4,按人均计算要高于非石油输出国3倍,其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高达21 340美元、 21 170美元和18 180美元,在世界各国中分居第1、2、4位。当1973年~1982年的十年石油高价繁荣期间,8国累计获得了高达1万亿美元的巨额石油收入,成了带动经济全面高涨的强大发动机。因此,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来看,8国均以石油业为其命脉,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和商业等其他经济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都以石油为赖以存在的基础。国民经济结构之单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少见。如1980年阿曼的石油业产值竟超过农业23倍,超过制造业80倍;在这种除了石油就是沙漠的状态下,经济基础的脆弱那是不言而喻的。

在实践中,上述8国都逐步认识到过分依赖石油是不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一旦油藏枯竭,或者世界能源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所谓“石油繁荣”就会像沙漠上的海市蜃楼一样消失掉。因此近十余年来各国都利用巨额石油收入,努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港口、道路、桥梁、住宅、动力、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取得的进展尤其引人注目,这是70年代以前的落后状态绝难比拟的;此外,制造业和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侧重于同当地资源相结合的一些原材料工业,如炼油、石油化工、炼铜、水泥等,其产品已相继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使得石油在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表5-4 西亚几个国家石油开采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上述国民经济的多样化只是初步的,多年来形成的结构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根本扭转。然而,世界石油市场的形势却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惊人的剧变。到1987年,原油售价比前几年下跌了一半,甚至3/4,而西亚的石油产量因需求减少、人为限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亦下降了大约一半,致使石油总收入锐减,即从80年代初每年将近1900亿美元的高峰,减少到1985年的不足800亿美元,1988年又进一步降至64 亿美元以下,从而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大幅度下降了(1980年科威特人均逾2万美元,1989年仅1.6万美元;沙特阿拉伯同期内由1.5万美元跌到仅6 000美元),许多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深受影响,有不少只能中途夭折了。

世界石油市场形势的剧变,显著降低了西亚在世界经济地理中的地位(不包括以色列,西亚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10.6%降至1988年的3.1%,在世界燃料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1.6%降至24.9%)。此外,也使得西亚各石油输出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年来石油业一枝独秀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这在表5-4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使整个西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蒙受了严重损失。世界石油大国科威特的石油工业和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900多口油井中,有100多口被炸毁,700多口被点燃,仅石油工业的损失即达75亿美元。另一个石油大国伊拉克遭到地毯式轰炸,生产力要倒退几十年。沙特阿拉伯国支付战争费用及购买武器装备,在财政上背起了沉重负担。约旦、黎巴嫩、也门等周边国家在经济上蒙受的间接损失也是巨大的。在油价低落之际,海湾战争对于西亚地区真不啻是雪上加霜。目前,为适应新的形式,各产油国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的集中到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生产性项目上来,一方面扩大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发展替代进口工业,使制造业多层次化,以便形成一个较为健全的经济体系。

在西亚各非石油输出国中,以色列在国际上一般被列为发达国家,外高加索三国大体上也是这样,而其他各国都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其中经济最落后的阿富汗原来基础就差,又遭到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因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1/100。其余各国因紧邻波斯湾产油国的有利地理位置,在运输和加工原油,以及提供劳务和商品上均颇得产油国之利。典型的例子是约旦,该国80%的土地是沙漠,又不产石油,但最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波斯湾产油国经济的起飞,约旦通过智力开发,利用地利人和的条件,大力促进劳务输出,每年挣得的外汇收入已接近本国的制造业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来源。由于以上原因,西亚非石油输出国中,除少数政治长期动乱的国家外,一般都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波斯湾国家石油收入锐减,非石油输出国因此也蒙受了不利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悬殊差距外(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重要指标),西亚的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在经济部门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以石油业一枝独秀,其产值差不多相当于其他各产业部门的总和,农业和制造业则远为薄弱。后者的采矿业规模都很小,而以第三产业、制造业和农业为主要产业部门。大体说来,生产力水平愈是低下的国家,农牧业所占的比重就愈大,如阿富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而农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大大高于其他各国。

农业和制造业  西亚农业生产历史十分悠久。近几十年来因其他经济部门尤其是石油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在西亚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的下降,1960年尚占21%,80年代初仅约8%,大大低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发展中地区。有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同期内该比重更由10%锐降到不足1%。农业的相对落后与其他经济部门的高速度发展二者颇不适应,西亚特别是波斯湾沿岸因此成了世界上一个突出的农业产品净进口地区。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农业的落后只是相对于其他经济部门的高速度发展以及生活水准的迅速提高而言的。事实上,由于巨额石油收入的滋润以及需求激增的刺激,西亚农业生产发展并不慢,有一些石油输出国,如沙特阿拉伯,近年在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上投入巨资,使农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1980~1989年间,世界农业总产值增长不到1/4,沙特阿拉伯却增长了2.4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增长1.2倍,科威特更达到3.7倍。尽管如此,西亚农业生产与需求量相比仍有明显差距,1990年净进口额(进口减去出口)仍高达120亿美元,波斯湾南岸各产油国人均净进口额达到400~700美元,大大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

从农业生产本身来看,西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农业生产分布极不平衡 西亚的农业自然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和工矿业发展条件),因此农业的地理分布以及农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相差十分悬殊,这一点集中反映在耕地分布的不平衡上。目前西亚共有约7000万公顷耕地,平均垦殖指数为10%,但地中海沿岸国家可达30%左右,而波斯湾南岸各国尚不足0.5%,由此足见差异之悬殊。

(二)灌溉农业地位突出 西亚大部分属干燥区,地中海气候区的降水多又集中于冬季,故水利灌溉就成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其历史差不多和农业本身同样的古老。近几十年来,西亚的水利事业发展很快,现灌溉面积已占全部耕地1/5以上。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各国除了在河流上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外,还开凿了许多水井,包括坎儿井,有的甚至还建设了海水淡化厂。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在发展灌溉、改良沙漠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其农业政策要求以最少的水来创造最高的效益,近年全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已接近100%,耕地比40年代末扩大近2倍,灌溉面积所占比重达到了2/3,从而在沙漠上建设起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集约化的灌溉农业,其灌溉技术已出口到60多个国家。

值得指出的是,西亚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且分布极不平衡的地区,这已成了不少国家尤其是波斯湾各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限制性因素。有人说,西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两种液体:石油和淡水,显然是有道理的。水资源不仅与西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还是政治地理中的一个敏感因素。典型的如约旦河,流域面积仅1.15万平方公里,竟分属约旦、叙利亚、以色列、黎巴嫩4个国家,在其水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已多次产生尖锐的矛盾。西亚最大的河流,曾哺育了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情况也很类似:地处上游的土耳其只分别占二河流域面积的28%和12%,在径流总量中却占了89%和51%;为了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水源,土耳其已在执行宏伟的“大安纳托利亚计划”,要在二河上建设22座水坝(其中巨大的凯班大坝,卡拉卡亚大坝和阿塔土尔克大坝已建成)和19座水电站,提供全国1/2的灌溉水源和电能,把国家东南部建成为“中东的面包篮”。但此举将大大减少下游国家尤其是伊拉克的水资源。这一问题如不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势必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畜牧业和干鲜果品的生产比重较大 在西亚各国的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一般占60~70%,该比重明显低于季风气候类型的东亚和南亚国家(80~90%)。西亚多数国家粮食均感不足,全区谷物的平均自给率现仅约70%,波斯湾南岸一些国家自给率甚至不足5%。经济作物生产规模也不大,除了土耳其的棉花和烟草在世界上有一定地位外,其他都不突出。而在当地干燥和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草原牧场占到全区总面积1/4,畜牧业在各国都比较重要,有的国家人均占有好几头牲畜,其中阿富汗的紫羔羊、土耳其的安卡拉山羊以及阿拉伯半岛上的骆驼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此外,各类干鲜果品的生产也很突出,榛子、石榴和阿月浑子的产量向居世界首位,葡萄、柑桔、胡桃、油橄榄也都是重要商品。

从里海东南角向地中海东南角划一直线,这是西亚农业地理中最基本的分界线。

线北自然条件良好,为西亚主要的农耕区,它包括以下几个小区:

地中海沿岸区,以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为主,属地中海气候,但偏于炎热干燥,故灌溉比重较大,农作物以小麦、棉花、柑桔为主。

爱琴海沿岸区,指土耳其西部,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除小麦外,还广泛种植油橄榄、无花果、杏子、蔬菜和烟草。

黑海沿岸区,从土耳其北部至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季节分配相对均匀,主要种植麦类、玉米、榛子、水果和茶叶。

里海沿岸区,包括伊朗北部和阿塞拜疆,气候同黑海沿岸类似,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稻谷、棉花、茶叶、柑桔、桑树等。

内陆山地高原,包括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西北部的阿塞拜疆高原等。畜牧业占优势,耕地局限于河谷,主要种植麦类。

里海—地中海一线以南,气候干燥,除部分山地的迎风坡外,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荒漠广布,农业以游牧业和成点状、线状分布的绿洲农业为基本特色,农作物以麦类、椰枣为主。虽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亚游牧业的重要性已显著下降,但迄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游牧民保持着他们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在沙特阿拉伯即为著名的贝都印人,其游牧范围占国土总面积的60%。

近二三十年来,西亚的制造业发展很快,其产值已大大超过农业,而且包括炼油、石油化工、冶金、水泥、汽车装配等部门在内的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又超过了轻工业。尽管如此,工业品仍需大量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尤其是这样。西亚制造业的4/5集中于土耳其、伊朗和以色列,土、以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达到25%左右。相反,阿曼1988年该比重仅为4.2%(1980年为0.8%),差异十分悬殊。在各国内部,制造业也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如特拉维夫—雅法即占了以色列制造业的2/3,巴格达和德黑兰分别占伊拉克和伊朗制造业的一半,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的集中程度也达到1/4。近十年来,在波斯湾沿岸崛起了一批巨大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西亚经济地理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典型的如沙特阿拉伯的朱拜勒,建有多座石油化工厂,规模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西 亚 石 油 地 理F

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西亚是著名的世界石油宝库,1908~1990年的82年中,全区累计产油235亿吨,对世界的经济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1979年,西亚产油10.7亿吨,这是它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大约占世界总产量34%。此后,由于世界石油消费量减少、石油出口竞争加剧、人为限产保价以及战争的破坏等原因,西亚石油产量显著下降,近半数的生产能力闲置未用。1990年全区产油8.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28%。

西亚石油产量虽大,本地却只消费了其中很小一部分,70年代末仅占6%,目前也不超过1/5,余数均提供出口,在世界石油市场上长期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占石油总贸易量的比重一般均保持在半数左右,即使在近年生产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出口量仍大大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总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供应中,西亚石油都起了关键性作用,1989年它提供了日本石油进口量的84%,在西欧和美国也分别达到1/2和1/3。

虽然绝大多数西亚国家都有石油蕴藏,但全区石油总储量的98%以上都集中在波斯湾及其周围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里就是号称“世界油极”的阿拉伯—伊朗石油沉积盆地。一般所说的西亚石油或中东石油,实际上指的正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几十年来,尽管在世界上其他地区陆续发现了许多巨大油藏,但波斯湾地区在世界石油总储量中的比重始终占一大半。1991年初,全区石油储量为896亿吨,占世界66%,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伊朗在各国中分列前5位。其中沙特阿联伯一国即独占世界石油总储量1/4,比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还要多1.4倍。按1990年的产油量计,西亚石油尚可继续开采106年,而世界其他所有地区平均只有20年,美国则仅为10年。

波斯湾地区不仅油藏异常丰富,而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这对其石油工业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油田规模大,为高效率、低成本和长期稳定的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波斯湾地区石油总储量虽然极大,油田却不多。总计不超过160个(其中海上油田50个),而平均每个油田的现有储量竟高达5.5亿吨,比亚、非、拉其他产油国大几十倍,比美国更超出一千多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6.8亿吨(50亿桶)以上的巨型油田共有27个,合计占全区石油总储量75%,其中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和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油田的累计储量(即历年产油量加现有储量)均达到90亿吨左右,在所有大油田中遥遥领先。

(二)地质条件好。波斯湾地区普遍发育着深厚的沉积层,其厚度达4 000~12 000米。在沉积层发育的过程中,区内产生了平缓的褶皱运动,形成一系列巨大的背斜或穹窿构造,它们都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巨大、两翼平缓、构造简单等特点,如盖瓦尔背斜构造竟长达240公里,宽35公里。波斯湾地区各油田的主要储油层在中部和南部是中生代砂岩和碳酸盐岩,它们有着很高的孔隙率;北部为第三纪的石灰岩,孔隙率虽低,但裂隙却很发达,油气的渗透流通性能都很好。区内各油田一般都属于水驱或气驱型油田,所伴生的天然气数量极大,83%的油井都是自喷井(其中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为100%,伊拉克为99%,美国则仅为6%),且能长时期地保持旺盛的喷油能力。上述种种都显著减少了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工作量,便于采用大井距钻井,而且单井产量极高。1989年整个波斯湾地区生产中的油井只有5 600多口,在限产的情况下单井年产量仍高达14万吨,超过非洲2倍,超过拉丁美洲17倍,比美国超出220倍。

(三)油质好,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为主,且原油含腊少,凝固点一般都低于- 20℃,便于运输。缺点是多数含硫偏高,原油需经脱硫加工。

(四)石油运输方便。绝大部分油田都分布在波斯湾海岸附近的海上或陆上,距油港最远的一般也不超过100公里,因此原油外运十分近便。

(五)气候条件有利。全区终年晴朗,陆地平坦干燥,海域水浅且风暴罕见,虽有的地方淡水缺乏,但总的说来,气候条件比世界上其他一些大产油区,尤其是西伯利亚、撒哈拉、阿拉斯加和北海有利得多。

据分析,整个西亚78%的石油资源分布在地理条件良好的地区,地理条件不利的只占22%,对比之下,亚、非、拉其他产油国石油资源中地理条件不利的要占到 50~70%,西欧和北美则达到85%。

以上各项优越条件,使得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业能够取得世界上其它地区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即产量大,投资省,成本低,效率高。全世界迄今所有的石油钻井中,分布在波斯湾地区的还不到0.3%,但它们所获得的石油累计储量却独占世界1/2。波斯湾地区的现有石油储量占世界65%,但低成本石油储量(每吨原油综合成本低于30美元)却占了全世界的89%。因此,在波斯湾地区每形成一定石油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投资以及随后维持生产所需要的费用都是世界上最低的,大约只有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产油国的1/2~1/4,若与美国相比,更只有1/4(海上)~1/8(陆上)。

西亚石油业发展简史 在西亚石油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串着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当地人民反掠夺的斗争以及各帝国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激烈争夺,它是当代世界基本矛盾的一个生动缩影。西亚石油业发端于1891年,这一年英国的石油公司在伊朗钻了第一口井。1908年5月26日,在伊朗的苏莱曼油田首次喷出了工业性油流,西亚石油生产由此开始。1938年,西亚已有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4个国家开采石油,年产约16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战后,世界石油消费量急剧上升,大大刺激了波斯湾地区石油业的发展。此外,大型和巨型油轮相继出现,显著降低了海上石油运费,也对这一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产量逐年跃升。进入70年代已占世界总产量1/3以上。西亚全区的石油产量自1953年超过拉丁美洲,1965年又超过美国,此后即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表5-5 西亚主要产油国石油业基本情况(1990年)

 

统计单位:石油:百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

①年末数。②年初数(生产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几乎独占了西亚石油业。战后美国逐渐排挤了英国,成为西亚石油的最大掠夺者。几十年来,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西亚石油的开采、加工和销售中榨取了惊人的巨额利润,西亚石油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世界其他产油区,但在垄断集团的操纵下,世界市场上的原油售价却是大体相同的,这样,西亚石油便成了西方石油财团手中一棵巨大的“摇钱树”。而各产油国本身却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收回经济效益,保护石油资源,西亚各石油输出国同帝国主义和石油垄断财团,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60年9月,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油国联合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逐步冲破了西方石油公司长期控制油价垄断市场的特权,大幅度提高了石油税率,并进而基本实现了石油业的国有化。这样,便使得西亚各产油国的石油收入有了巨大的增长,不仅强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石油生产、加工和运输  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可把波斯湾或阿拉伯—伊朗石油沉积盆地分为北、中、南三大产油区。北区包括伊朗陆上和伊拉克北部各油田,主要储油层是第三系灰岩,其开发时间最早。中区包括伊拉克南部、科威特,直至沙特阿拉伯北部各油田,主要储油层是白垩系砂岩。南区包括盆地里其他各油田,主要储油层是侏罗系灰岩。各区皆拥有几个主力油田,它们储量特大,开发条件优越,生产效益最高,在全区总产油量中一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生产的高度集中性是波斯湾地区石油开发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表5-6 1989年西亚地区的石油出口方向

 

在波斯湾地区的各大油田中,生产能力最大的首推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油田,其最高年产量曾达2.8亿吨,在世界亦属首屈一指。此外还有十几个大油田的生产能力也分别达到3000~7 000万吨,如沙特阿拉伯的塞法尼耶(海底)、拜里(海底)和阿卜凯克,科威特的布尔甘,伊拉克的基尔库克和鲁迈拉,伊朗的马伦、阿瓦士、加奇萨兰和阿加贾里等。以上这十几个油田在全区总生产能力中合计占70%。波斯湾海域也是世界海洋石油的主要产区之一,自50年代初开始开发以来,已发现约50个海底油田,其产量亦扶摇直上,自1971年超过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后,即一直居世界首位。1989年全区产海洋石油1.3亿吨,占总产量17%,在世界海洋石油总产量中占20%。

西亚各主要石油生产国在资源条件上各有特点:

沙特阿拉伯,石油蕴藏量极大,堪称无与伦比。油田平均规模达6.8亿吨,11个最大油田集中了全国总储量的91%(或世界总储量的24%)。生产高度集中于少数特大油田伊朗,石油丰富,天然气更丰富,折合标准燃料为1∶1.2(西亚平均为1∶0.4);每个油气田的平均规模为1.4亿吨石油,2 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计约相当于3.6亿吨石油。

科威特,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石油累计储量极高,每平方公里达95万吨,约超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4.5倍,超过伊拉克24.8倍,超过沙特阿拉伯45.9倍。总储量的半数以上集中于特大型的布尔干油田。

伊位克,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4.1亿吨,6个最大油田占总储量73%,大型化特点也很明显。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个6.8亿吨以上的巨型油田集中了总储量的61%,原油质量好,轻质油比重在西亚各产油国中是最高的。

西亚地区石油开采业规模虽大,但长期以来石油加工业十分薄弱,即使经过近几十年较快的发展,至1991年初全区39座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合计也只有2.5亿吨,其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8个石油输出国的30座炼油厂,合计为2.1亿吨,在世界总的原油加工能力中仅占5.7%,与原油开采量所占的比重相差甚远。因此,波斯湾沿岸各国的石油出口一向以原油占绝对优势,石油制品比重甚小,如1979年后者出口量仅为前者1/20,1985年亦只有1/8。西亚地区较大的炼油厂有沙特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厂、朱拜勒厂,科威特的艾哈迈迪港厂,伊朗的德黑兰厂等。同炼油工业相比,西亚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更为薄弱,直到最近几年,部分产油国为促进国家的工业化,才利用石油收入,着手建设了一批石油化工厂。其主要中心有两个,一是沙特阿拉伯的朱拜勒,二是科威特的舒艾拜。

波斯湾地区所产石油的80~90%供应出口,其运输一向以海运为主。除阿曼在本国滨临的阿曼湾海岸建有两座油港外,其余七国的油港均建于波斯湾沿岸或其海中,总数约20个,其中伊朗的哈尔克岛和沙特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合计在总装油能力中即占一半,它们在世界各大石油输出港中亦居第1第2位;其他大油港还有科威特的艾哈迈迪港和伊拉克的霍尔厄尔阿玛亚,它们的规模亦居世界最前列。

由波斯湾各油港运出的石油汇成一股洪流经“总阀门”霍尔木兹海峡流向印度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经该海峡的石油运量占全区总输出量90~95%,每天平均达270余万吨,霍尔木兹海峡因此成了举世闻名的“石油海峡”,同时也成了一个关系许多国家安危兴衰的战略要地。至80年代中期,西亚石油生产形势及其运输地理均有明显变化,霍尔木兹海峡在出口量中的比重已降至70%以下,1987年初日平均仅80万吨。该海峡虽宽达55公里,但大部分水浅多礁,目前仅在南侧阿曼领海内辟有两条各宽2海里(3.7公里),间隔2海里的航道。以巨型油轮的体型及其通行的繁忙程度来衡量,这条石油大动脉确是非常狭窄的。

为了缩短至欧洲的航程,也为了不使用苏伊士运河,以节省运费,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曾敷设过几条通达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地中海港口的输油管。但后来受战争和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其营运很不正常,至80年代初已全部关闭。为免受这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伊拉克于1977年建成了以土耳其的德尔特约尔港为终点的新油管,长1000公里,年输油5 000万吨,几年来营运正常,为石油出口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通道;近年又着手扩建,运力将增至8 000万吨。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为免受波斯湾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减少对波斯湾港口及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于1981年建成了从油田区横越阿拉伯半岛至红海岸延布港的长1200公里的输油管,年输油能力达9 250万吨。1985年由伊拉克南部油田通往延布港的油管也建成了,运力达 2500万吨,并正在进行大规模扩建。

随着德尔特约尔和延布两大输油系统的建设,西亚石油运输地理业已发生巨变。

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出口历来以西欧为主要市场,近年来由于石油产销形势的变化,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北海油田产量锐增,使波斯湾地区对西欧的出口大幅度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亦因距离过远而趋于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对以日本为主的其他地区的出口,其绝对数量虽然在减少,相对比重却有所上升。

西亚天然气储量约3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1/3,其中近半数在伊朗。已开发的基本是油田伴生气,1990年产量为1050亿立方米,基本上自产自销,仅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有较稳定的出口(液化)。


  本文标题:亚洲-西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54.html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亚洲-西亚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亚洲-西亚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