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名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名寺 > 栖霞寺

栖霞寺

时间:2012-03-17 08:4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栖霞山中峰西麓。它依山而建,殿堂层叠,楼阁宏伟,风景如画。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初由摄山隐士明僧绍捐献私宅为寺,取名为“栖霞精舍”。至唐代扩建,改名功德寺,使它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齐名,称为我国佛教“四大丛林,。宋时称虎穴寺,寺名在各朝代屡有变更,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才正式定名为栖霞寺。清朝时栖霞寺曾毁于火,以后则随毁随建,现存的建筑大部分建于清末民初。

  栖霞寺前有彩虹明镜湖和明征君碑。彩虹明镜湖是明镜。湖和湖中彩虹亭的合称,现湖水已干涸。碑为纪念南朝隐士明僧绍而立,碑文是他的传记。碑后刻有“栖霞”两字,据说是唐高宗李治所题,笔力颇为雄健。进山门,拾级而上便到弥勒殿。殿内有弥勒佛坐像,袒胸开怀;笑容满面。相传弥勒佛是根据五代梁朝布袋和尚的形象而塑的,突出其笑容和大肚子的特点。往前有毗卢宝殿,殿内的毗卢佛和侍立两旁的帝释、梵天、菩萨以及站在殿内两侧聚精会神听经的二十四诸天塑像,均贴金彩绘,闪闪发光。高达5米的毗卢佛和他背后的观音像,都是1979年由浙江民间艺术家重新塑造的,工艺高超,造型生动。出毗卢殿经法堂可到藏经楼。这里供奉着一尊用整块汉白玉石雕成的来自缅甸的玉佛,极为珍贵。楼内还藏有大量佛经。

  过了毗卢殿和藏经楼,从左侧旁门转入寺后,就可看到一座著名的舍利塔,相传此塔建于隋代仁寿元年(601),原是五层方形木塔,可惜早已毁坏无存。现存的合利塔为南唐(937一975所建。塔自踵至顶共七级,每级八面,高约18米,全部用花冈石造成,为一石砌雕琢的密噜式塔。塔的基座刻有海水、鱼、虾、蟹等图案,第一级塔身较高,刻的是释迎牟尼一生从托胎、诞生、出游、逾城、成道、说法、降魔到入火的八相图。第二级以上各级刻有四大天土像及诸佛像经文等,生动自然。其他塔的檐椽、瓦陇和花纹等雕饰也极精致华美,可以说是一件巨大的雕刻艺术品,是我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

  在舍利塔的东面有大佛阁,又叫三圣殿,因系供奉无量寿佛、观音、大势至三佛而得名。阁在于佛岩下,里面的3座大佛像都是依岩雕凿而成,成像时间约在公元484年,比大同云岗石佛梢晚,其服饰、神态颇似云岗石佛。中坐的无量寿佛,连座共高达13。 3米,两旁站立的观音和大势至各高11米。大佛阁前还有两尊据说是从舍利塔移过来的接引佛,各高3米多,雕刻也十分精致。

  在大佛阁后,舍利塔东,有干佛岩。佛像多在山顶和山腰依山而凿,一窟五六尊或七八尊不等。虽称干佛岩,但据确实调查统计,只有294窟,515尊佛像。这些佛像大的10多米,小的只有30多厘米,有江南云岗之称。在清代咸丰年间(1851一1861)曾遭到严重破坏,完好的已经很少。

  在大佛阁北面,还有一石匠窟,又名石公殿。窟内的石像左手拿凿,右手举锤,做着正在凿石的姿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能是明代的造像。据说这是后人为了纪念明代栖霞山有名的石工土寿而凿的石像,很富有艺术情趣,吸引着千万游人。


  本文标题:栖霞寺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si/452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si/452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中国名寺:栖霞寺(2)
    欢迎你对栖霞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栖霞寺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