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理论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理论地理学 > 土壤形成理论(4)

土壤形成理论(4)

时间:2010-01-29 02: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而对于t=ta,Hm=Hm1或Hm2时,

  同样有

  

  通过对从时间ta到时间tb阶段内气候波动的测定,同时相应地测知在人类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土壤生产力水平的变化,即可断定一个地理区域中,土壤平均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与一个特定时段内的气候波动、人类活动方式之间的相依关系:

  

  我们一开始就提及,农业生产的直接劳动对象就是土壤,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设法减少上述的依赖关系。也就是说,在土壤发育过程中,加上人类活动的调整(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盲目的;可能对土壤发育产生正效应,也可能对土壤发育产生负效应),希望能够获得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土壤系统(表现为它具有比较稳定的生产力水平或较低的地理熵)。土壤这种能力的获得,单单依靠纯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是不够的,因为它往往会导致消极的、被动的和非控制的结果,因而有必要加上人为因素的作用。理论上要求这种人为因素应当是正确的和合理的自觉干预,以达到积极、主动和可控制的结果。由此可以体会出,在土壤发育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作用是一点也不应忽视的。

  现在,转入到对道库恰也夫原理与珍尼方程第二个基本缺陷的讨论。已经指出,整个土壤过程,包括土壤的发生、演化与发育,其基本的动力只能是来源于地理环境中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能。这样,对于能量在土壤形成中的本质作用,以及能量的传递、转化等一系列基本效应,应当成为土壤形成过程中一切变化的着眼点,也是认识土壤过程的核心所在。

  土壤作为一种物质体系,其能量的变化必然涉及到热力学的概念与理论。研究表明,经典热力学定律能够较好地阐释属于宏观世界的土壤系统,它也是引导我们深刻揭示土壤过程的基本工具。其中,苏联的沃洛布也夫(B·P·Bолобуев)是较早注意这一方面的学者之一。他在1958年即提出:“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着阐明最基本原理的初级阶段,因而现在任何关于土壤‘力能学’原理方面的讨论,只能是近似的和示意式的。但即使是这样的讨论也是很有裨益的”。

  沃洛布也夫在研究中首先依据了一个更一般的能量平衡方程:

  R=ET+A+F+B (9.16)

  式中R为净辐射收入;ET为用于潜热通量的消耗;A为用于显热通量的消耗;F为用于生物同化CO2的能量消耗;B为用于土壤形成或土壤过程的能量消耗。

  他认为,在地理系统中用于同土壤形成过程有关的能量消耗,在原则上可表示成:

  G(ET,F,B)=αR (9.17)

  式中α为一个比值,它被定义为“土壤形成过程中太阳辐射能,可能被利用的规整度测定”。在整个地理环境中,它对于每一种特定水系列类型来说,表现为一个常数,α值还可以被进一步求出数量真值,以备在各种地理区域中应用。

  在相同的太阳净辐射值下,用于土壤形成所消耗的能量,与构成水系列的湿润指标表现出一种正比例的关系。而对于这种湿润指标来说,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读者可参阅《自然地理新论》一书。

  有关地理带湿润指标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910年以前的所有研究,可算作前期阶段。包括B·B·道库恰也夫、P·H·维索茨基、川索、潘克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在这些湿润指标中所谓的蒸发力(或称潜在蒸发),其数值均采用水蒸发器皿的资料作为依据。对于陆地表面来说,这种由蒸发皿得来的数值与实际情形相差甚远,加上所得资料的空间分布不均,累积的年代也不够长,以及各地所采用的标准不统一,难以进行订正和比较。上述缺点,使得后来的地理学家在考虑湿润指标时,一般都摒弃了此种途径,而采用更为可靠更加准确的资料或气候学计算方法。1910年以后进入了研究的第二阶段,亦称为近代阶段。为了表征陆地表面的湿润状况,所采用的潜在蒸发指数,选择了5个主要方面,所采用的基本资料一般包括:空气饱和差,空气温度,太阳净辐射,降水量等。
  本文标题:土壤形成理论(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4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4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土壤形成理论(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土壤形成理论(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理论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