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经济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经济地理学 > 区域经济结构(3)

区域经济结构(3)

时间:2011-02-05 23:0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总的来讲,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在它的作用下,要素依据收益率高低进行部门间配置,从而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产业之间的要素价格波动往往引起要素在产业之间进行合理地流动,客观上就调节了产业之间的数量和规模关系。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当然,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根据。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对有的产业进行鼓励、保护、扶持,对有的产业则进行限制),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政府还可以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调控区域产业结构,需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作用。只有它们彼此配合,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旨在解释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方式和途径。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许多观点和理论,这里主要介绍几种较有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佩蒂-克拉克定理是科林·克拉克(C.G.Clark)于1940年在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反之亦然。

2.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佩蒂-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库兹涅茨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所谓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等于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所谓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是指某部门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所谓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指某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之比。他指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都低于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呈普遍的上升趋势,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变化则因不同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综合起来看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

3.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4.雁行形态说。雁行形态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这个模式还有两个变型,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另一个是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就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与雁行形态说相似的另外一个产业结构变化学说是产品周期理论,它是以本国工业开发的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出现为出发点来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具体内容请参阅第六章第一节的有关介绍。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结构(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i/2426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i/2426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结构(1)
欢迎你对区域经济结构(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区域经济结构(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