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新地球观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新地球观 > B型俯冲与A型俯冲

B型俯冲与A型俯冲

时间:2011-02-06 21:2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节  B型俯冲与A型俯冲

B型俯冲与A型俯冲是俯冲作用的两种基本类型。所谓俯冲作用即某一板块向另一板块的潜入过程。依潜入和被潜入板块性质(主要是地壳类型)的不同可区分为上述两种基本俯冲类型。

B型俯冲

B型俯冲(Binioff subduction)即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之下的俯冲,也可以是大大洋板块向另一小大洋板块的俯冲。由于该类俯冲总是沿贝尼奥夫带俯冲,而贝尼奥夫带又总是与洋缘海沟相伴随,海沟又是大洋板块俯冲潜没的场所,故该类俯冲就以美国地质学家H.Binioff姓氏的第一个字母“B”来命名。B型俯冲,包括洋—陆俯冲(有边缘海和无边缘海)和洋—洋俯冲(图5.15)。

典型的B型俯冲发育于太平洋东、西两岸,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和南桑德韦尔奇海沟,以及地中海克里特岛南缘的海伦尼海沟(图5.16)。

日本学者上田诚也(Uyeda,1982)依据岛弧是大陆弧或大洋弧把B型俯冲又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即智利型和马里亚纳型。在智利型俯冲中,两个板块联结紧密,包括弧后在内的整个弧沟系都处于挤压状态,弧后没有以洋壳为基底的盆地,弧后地震发震是逆冲型的,贝尼奥夫带倾角缓、海沟浅,有增生的俯冲杂岩;在马里亚纳型俯冲中,两个板块实际是脱离的,弧后是拉张的,弧后地震发震是正断层型的,贝尼奥夫带倾角陡,海沟处没有增生的俯冲杂岩。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上部板块相对于海沟其运动方向大不相同的缘故。如果上部板块的运动方向趋向于远离海沟(如菲律宾海板块),则发生马里亚纳型俯冲;反之,当上部板块向海沟推进时(如南美板块),则其俯冲方式是智利型的。

A型俯冲

A型俯冲(Ampferer subduction)是发生在大陆板块之间的俯冲,又称陆内俯冲或大陆俯冲、陆—陆俯冲(图5.15)。用字母A来命名,是为纪念阿尔卑斯山的著名研究家奥地利学者O.Ampferer(安普费若)之故,是他首先提出了阿尔卑斯山大陆地壳曾遭受过俯冲潜没的概念。

A型俯冲指由于地壳与其上地幔分离而向旁侧的陆壳发生的俯冲,与强烈的挤压作用有关,因而常发育于造山带的前陆地区,即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基于此,一些学者认为印度板块现已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了喜马拉雅式碰撞构造(Himalayam collsion tectonics)。该碰撞构造的动力学表现是,陆内缩短作用及大陆物质在印度板块俯冲端分别向东、西两侧的排出作用,从而造成大陆壳的双层重叠,使陆壳加厚形成高耸的山脉。

A型俯冲在我国大陆内部的表现则是扬子板块自南而北,西伯利亚板块自北而南在华北板块之下的俯冲,特别是我国大别—苏鲁地区,由拖着大别—苏鲁地块的扬子板块,在华北地块下部所构成的陆—陆俯冲(图5.17),不只是形成高耸的大别山,在苏鲁地块南、北两沿分别造成了逆、正断层,而且(也是更重要的是)形成并折返露布于地表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UHPM)。由于UHPM带出露直接涉及到地幔深处的动力学过程,所以我国已决定在该地区(江苏东海)实施第一口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以检验UHPM带的形成和折返机制,并为地幔动力学过程提供资料和数据。

A型俯冲一般不造成火山活动,地震亦多系浅源地震,但热流值很高。由于A型俯冲常形成多层板片状的逆冲推覆构造①,加厚了陆壳厚度,形成了高耸的山脉。这都表明,大陆岩石圈的内部堆垒、俯冲或消减所引起的水平缩短是内硅铝层造山的一个重要机制。

与俯冲作用相对应的是仰冲作用,即洋壳板片上冲到过渡型地壳(洋壳与陆壳过渡类型,如岛弧)或陆壳之上的过程,如阿曼的塞舌尔、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巴布亚、意大利的北亚平宁、我国喜马拉雅西部的琼巴等地的蛇绿岩推覆体,即是由洋壳向陆壳的仰冲作用而移置定位的。
  本文标题:B型俯冲与A型俯冲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guan/2430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guan/24306.html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B型俯冲与A型俯冲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B型俯冲与A型俯冲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