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新地球观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新地球观 > 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

时间:2011-02-06 21:2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四节  板块边界

既然板块是地球表面被活动带网络所分隔的一块一块的球面盖板,那么不言而喻,板块是有边界的。

基本类型

板块边界即两个板块之间的接触带。可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图5.19)和7种演化形式(表5.1)。

   表5.1  板块边界基本类型表

类型

演化形式

板块地壳性质

岩石圈演化

板块运动方向

应力状态

离散型

大洋裂谷

洋壳—洋壳

大洋岩石圈生成

垂直板块边界的背离运动

拉张

大陆裂谷

陆壳—陆壳

大陆岩石圈分裂

汇聚型

洋内弧沟系陆缘弧沟系陆间海地缝合线

洋壳—洋壳

陆壳—洋壳

陆壳—陆壳

陆壳—陆壳

大洋岩石圈消亡,大陆岩石圈生长

垂直板块边界的相向运动

挤压

守恒型

转换断层

陆壳或洋壳

不生长、不消亡

平行板块边界

的走滑运动

剪切

1.离散型边界

也称生长边界,伴随洋壳新生和海底扩张。特点是两板块做背离运动,向两侧分离、散开,由于它的应力状态是拉张的,故又称拉张型板块边界。正因为应力拉张,所以边界线常呈锯齿状。离散边界既可发生于大洋岩石圈,也可发生于大陆岩石圈。发生于大洋岩石圈之间者见于大洋中脊轴部及轴间裂谷带,如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中隆等。由于洋脊拉开,地幔物质上涌,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对称地添加到两侧板块边界的后缘,致使洋底岩石圈在大洋中脊轴部不断增生。发生于大陆岩石圈之间者称大陆裂谷带,如东非裂谷带。大陆裂谷带使统一的大陆岩石圈板块分离、散开,进而演变为大洋裂谷带。

2.汇聚型边界

也称消亡边界,指两个相互汇聚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海沟和活动造山带,所伴随的是洋壳消亡和大陆碰撞。由于汇聚应力是挤压的,故又称挤压型边界。鉴于地球表面积基本不变,因而离散型边界岩石圈的增生必然为某些地方岩石圈的破坏所补偿。岩石圈的破坏或压缩就发生在汇聚型边界。汇聚型边界有两个亚型,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俯冲边界:相当于B型俯冲。由于大洋板块较之大陆板块往往具有密度大、厚度小、位置低的特点,故大洋板块一般总是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也有较大大洋板块俯冲于另一较小大洋板块之下的俯冲边界,如沿马里亚纳海沟的俯冲边界。现代俯冲边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包括东亚型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前者海沟有边缘海与大陆相隔,后者海沟直接濒临大陆。海沟附近通常出现浅源地震,向陆侧依次出现中源、深源地震,构成一倾斜的震源带,即贝尼奥夫带,它的倾角变化于15°~90°之间,太平洋东岸倾角不超过30°,西岸则平均为45°,从而表明,岩石圈板块是沿贝尼奥夫带向下俯冲的。在俯冲过程中,大洋板块上覆沉积物可能随板块俯冲潜入地下,部分沉积物也可能被刮落下来添加于海沟陆侧坡,构成增生楔形体。增生的混杂岩体逐渐成长并受挤而隆起,组成非火山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陆增长。当板块俯冲至一二百千米深处时,摩擦增大,温度升高,导致下插板块或上覆地幔物质产生部分熔融,从而有岩浆上升并喷出地表,形成与海沟平行延伸的火山弧,从而构成前述的岛弧—海沟系。

碰撞边界:也称缝合线,是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两侧大陆相遇汇合开始碰撞时的边界,表现为活动造山带。

在汇聚碰撞过程中,原大陆边缘和洋底沉积物遭受紧密褶皱和逆冲推覆,一系列地壳楔沿近水平的层间滑脱面(多为岩石圈内部低速带)拆离开来,相互冲掩叠覆,导致地壳压缩增厚,地面大幅度抬升,形成宏伟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便是始新世以来板块碰撞边界的典型实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力测量所表明的均衡正异常[(6×10-4~1.2×10-3)m/s2]反映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地壳均衡状态遭到破坏,来自印度板块向北的强烈推挤,阻碍了该区地壳的均衡调整,使之目前仍处于隆升之中。
  本文标题:板块边界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guan/2430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guan/24305.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新地球观:板块边界(2)
欢迎你对板块边界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板块边界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