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

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

时间:2010-01-29 03:2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四节 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一、污染源控制及管理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环境污染后再去净化,或是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进行单项治理,投资大、而收效并不显著,甚至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污染”增加的速度,使环境的状况日趋恶化。这都不是解决工业污染的好办法。既然环境污染(“三废”、噪声、热污染等)主要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结合生产过程来解决。在进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确定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对主要工业污染源进行剖析。根据污染源的位置、排放特征以及造成污染的原因分析,采取调整布局,节约燃料、原料,压缩用水量,改革工艺,消除跑、冒、滴、漏,控制排污量等管理措施。这样做就可以把经济规划、企业管理、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革新与防治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同时解决好环境问题。如以合成氨的生产为例,按国内正常的生产水平,大中型厂每吨氨耗煤2吨,小型厂是2.5吨(引进的30万吨合成氨厂只有1.3吨),有些厂实际消耗3—5吨,甚至十几吨。如果按每年生产800万吨合成氨计算(按平均每吨合成氨比引进设备多耗煤3吨计),总计要多耗烘2400万吨左右。以含硫2%计算,则每年多排放SO2 96万吨。这就需要化费大量的投资去治理,而且还要多消耗煤2400万吨。可见从管理入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改进工艺是保护和改善环境所必须的,也是发展经济所必须的。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制订恰当的控制标准和相应的立法

 

     1.制订环境标准及污染物控制标准

    环境标准,可见于自然环境中的那些污染物的量级(Level),也就是关于空气、水、食物或其他物质中容许的百万分之几或每立方米的微克的污染物含量。它体现了环境所能容许的限度,具有速记法的功用,可以迅速示知某个特定环境在质量上是否合格。因此,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有了环境标准,就可以制订出污染物的控制标准(或“三废”排放标准),它是污染源控制与管理的依据。

    开展制订“三废”排放标准的研究,合理制订“三废”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科学工作。它应当考虑到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污染物的化学、物理、生物特性,区域环境的特点,污染源的密集程度等因素。充分研究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保证环境标准的实施而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排放标准。我国现有的排放标准主要是参照国外经验及国内的卫生标准制订的,我们所面临的工作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合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排放标准,逐步实行“总量排放标准”。所谓“总量排放标准”简单说就是把一个地区范围内排出的某种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某一指标以下,并作为标准,赋予法律上的效力。它的特点是地区性强,以地区为单位制订全区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排放量。重点是抓主要污染源,规定其总量排放标准。这样,污染源集中的地区其标准必然严格,治理费用就要大,有利于控制污染源的过分集中。

     2.控制标准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法令

    有了恰当的标准,如果不赋予法律上的效力,没有相应的立法作保证,控制标准就只是一纸空文。已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对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在好多条文里作了规定。如总则第六、七、八条,对新建、扩建企业要求“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对老城市改造和新城市建设也提出了要求。并明确规定“公民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检举和控告”。为了受理这方面的案件,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各地方的中级法院都已设立或正准备设立经济审判庭。这对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第三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还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比如,第十八条规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收取排污费”。有不少省市已规定了排污收费的具体办法,收取了“排污费”,对污染源的控制起了促进作用。如果无法可依,或是有法不依,那就解决不了问题。

     

三、要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工业污染源同时也是一个生产企业或装置。如首都钢铁公司、太原钢铁公司,下属好多工厂都是生产产品的企业单位,但同时它又是北京或太原市的工业污染源。事物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工业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必须与企业管理统一起来。这就要求解决好下列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

    从工业企业的外部来说,主要是解决好业务部(或局)与地区环境保护部门的关系。区域环境质量管理、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地区的要求为主,但如果不结合企业的专业特点,不发挥业务领导部门的作用,工业污染源的控制目标是难于实现的。

    就工业企业的内部来说主要有下列几个问题:

     1)生产的领导者必须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责任者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生产产品与污染物的排放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定额、不断改革生产工艺是厂长的职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开展循环利用、综合利用也应当是厂长的职责。厂长指挥生产,对国家负责,不能只管同一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而应该全面指挥、全面负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厂长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工业企业,必须负责防治污染。化工、石油、轻工、冶金等部颁布的环境保护暂行条例,都规定“各级管理生产的领导人,也是防治‘三废’污染,保护环境的领导人。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对国家负法律责任”。我国不少工业企业的实践也证明,凡是这样做的都取得了好效果,如沈阳冶炼厂、成都机车车辆厂,以及首都钢铁公司等工业企业,都明确规定厂长、车间主任等生产的领导者就是本单位环保工作的主要责任者,这些厂已成为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先进单位;相反,厂长不统一负责生产和保护环境,问题就难于解决。如有这样一个钢厂,使用的是某些金属共生矿,限于目前条件,有相当一部分尾矿砂不能利用,只好用泵打到江对岸的尾矿坝储存作为后备资源。但因技术还不成熟,每吨尾矿过江要增加成本3元,由于这种种条件的限制,工厂只计划70%(实际只有不到40%)的尾矿过江,其余的又都流入江内,如按每年产生500万吨尾矿计算,即至少有300多万吨尾矿流失。造成的危害有两个方面:把宝贵的后备资源浪费了;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淤塞了河床和水库。这个例子与前面的先进单位形成鲜明对比。

     2)明确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职责环境保护机构和专业人员应当为领导当好环境保护的参谋,负责环境质量管理,起监督检查作用;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令,对违犯者提出惩罚的意见或向执法机构起诉,处理企业的污染事故,协调企业内环境保护的科研,开展环境教育。

     3)各职能科室都要承担环保任务工业企业各职能科室都应把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在岗位责任制中明确规定各科室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任务。

    上述内容应统一列入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办法。

     2.要把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工业污染源的控制有四条途径: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加强企业环境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净化处理技术。实践证明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是控制工业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的企业管理概念不包括环境管理的内容,不考虑工业污染对环境的损害。在五十年代以后虽已有工程心理学的研究,考虑厂内与车间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对生产效率及职工健康的影响,但其着眼点在于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六十年代以后,对生产环境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其目的仍是防止产品被污染,以及保证劳动力能持续生产。还未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到企业管理的轨道。七十年代以后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开展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在国内直到今天还没引起一些企业足够的重视。如以某钢铁厂为例,如果按年产百万吨钢来进行经济核算,假定生产过程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为W,而处理尾矿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为En,其经济效果可用下式表达:

    如果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钢铁厂的领导者当然主张把尾矿排入江内,这样费用最省,En项最小。再极力减少W项的值,经济效果就会最大。可惜江水并不是无报酬的清洁夫,第一,它不会很好地储存这种宝贵的后备资源,一旦流失入江,再要取回利用就须化很大的代价;第二,污染了的江水难于自净,这要危及当地人民和本厂职工身体健康或者要花费巨大的投资去消除污染。至于淤塞了河床,清理起来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不顾长远利益,不顾对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的损害,不把这些因素纳入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之中,不把这些因素列入企业的经济核算,那还能称得上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社会主义企业吗?

    要把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就需要建立企业的环境保护指标体系,没有指标,管理也有落空的危险。国内有的业务机构,初步设计了一些环境保护计划指标,但还缺乏实践经验。重要的是把环境影响与产值或产量(经济指标)联系起来,提出一个综合指标,作为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指标,这是当前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沈阳市污染源调查组的同志,提出过万元等标污染负荷的概念,即以万元等标污染负荷也作为企业需要完成的指标(以P/D表示)。当一个工业企业产值增长时,其排污量必然增加,如果只下达产值(或产量)增长的计划,没有环境保护指标,污染必然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加重。如果确定十年内控制污染为环境目标,那就必须一方面确定十年产值总的增长率及年平均增长率,另一方面也要确定相应的万元等标污染负荷十年的总减低率及相应的年平均减低率,使下列关系得以成立。

D总1980×P/D1980=D总1990×P/D1990

    (D总为总产值,每一边的乘积为一个企业或地区的总污染负荷)

    这个关系式的成立,意味着产值增加,P/D减少而总的污染负荷不增加,污染被控制在一定水平上。P/D的减少,体现了工业企业的综合水平,包括:消耗定额的降低、耗水量及能耗的降低,工艺改革、设备改造,以及‘三废”的治理等各个方面,不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把环境保护与企业的挖潜、革新、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是完不成这个综合指标的。

     

四、要研究各种污染治理的最佳可行技术

 

    这项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继续研究适合我国技术经济水平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评价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分工。对主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如微粒控制、排烟脱硫、噪声控制、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及电镀废水处理等。通过调查研究,对各种方案从理论上、技术经济上、环境影响上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标题: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6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6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