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时间:2010-01-29 03:2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生物资源是可更新资源,在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它,使其能够增殖、繁衍,以满足人类对它永续利用的要求。一、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森林是由乔木或灌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地球上有 1/5以上的地面为森林所覆盖,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的发展;还能够防治空气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增强人民身心健康。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就比较好,农牧业生产也就比较稳定。

     1.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和土壤、水分、大气、日光、温度等非生物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就叫做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生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它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的中心是森林,如果森林被破坏就会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失调,招致各种自然灾害。因此,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发展生产和造福人类,我们要大力保护森林,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2.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注目。森林中有高大的乔木,众多的灌木和花草,还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对于森林的利用,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提供木材的一面,其实,它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巨大效益,要比提供木材的价值大得多。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森林和一切绿色植物一样,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一公顷生长茂盛的阔叶林每天就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公斤,放出氧气730公斤,这对于保持空气的清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居民平均每人至少需要10平方米的森林才能保证呼吸到新鲜空气

     2)阻滞粉尘、吸收有毒气体空气中的粉尘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林木对大气中的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过滤的作用。据研究,每公顷松树林一年滞尘总量为34吨。另外,林木还能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林木还具有消减噪音和吸收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3)美化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 林木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它是风景区、旅游区和疗养地必不可少的,也是城市和整个大自然的美化所必需的。据研究,许多林木能分泌出有强大杀菌力的挥发性物质(杀菌素)。因此,林区空气中的含菌量很少,有利于人体健康。另外,森林又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没有森林,它们就无法生存。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森林能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减慢地表径流的速度,使其获得缓慢下渗的机会。林地土壤疏松,林下枯枝落叶层又能保水,因此,林地能保持大量降水,缓慢补给河流,使河流清水长流。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发达的根系具有保水固沙作用。

     5)调节气候 森林通过蒸腾作用的生理过程,不断地向空中散发水分。因此,林地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地高15—25%,降水量也有所增加。蒸腾作用需要吸热。每公顷生长旺盛的森林,每年要向空中蒸腾8000吨水,蒸腾这些水要消耗热40亿千卡。因此,在森林及其附近,空气的湿度大。温度低,气候就较为凉爽和湿润,是人们避暑乘凉的好地方。

    由上可见,森林在环境保护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它给人类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大力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以改善环境。特别是在制订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根据工业水平和人口数量,划拨相应的绿地面积,以保障城市空气的清新和居民的健康。

     3.加速我国的林业建设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6%。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总面积的25%,宜林地面积约为38.6亿亩。虽然我国发展森林有着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但目前只有18.3亿亩林地,森林的覆盖率仅为12.7%,低于世界平均值(全世界平均为22%)。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森林面积不足3亩。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上述两项我国分别占第120和121位。我国的森林面积少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由于历代统治者大兴土木,乱砍滥伐以及战争的破坏等各种原因,致使原来森林茂盛的中原山地、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北广大的半干旱地区都失去了森林的覆盖,并使得上述广大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环境质量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我国的林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尽快将那些可以造林而尚未造林的空地绿化,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一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自然面貌。当前林业重点建设项目包括: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防护林体系;华北、中原、东北等地的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南方、北方的速生用材林基地和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东北等老林区的迹地更新等。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概念

    非人工驯养、种植的动植物,习惯上称为野生动植物。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利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也把许多野生的物种,拿来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如鹿、水獭、人参等。其中某些物种,将来就成为家养的动植物品种了。

     2.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调查,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约7000多种,占世界被子植物木本属的95%。我国陆栖脊椎动物有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余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数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鱼1500余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贵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银杉、珙桐、银杏、金钱松等等。这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界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为了保护这些动植物,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和《森林法》,制定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驯养,合理猎取利用的方针。但是,由于人们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滥采、滥捕的现象不断发生,使我国这一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据统计,解放以来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豚鹿、白臀叶猴、朱鹗、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黑颈鹤、象等20种鸟兽正处于绝灭之中。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地采集而面临枯竭。许多果树、蔬菜的野生种源也近乎绝灭。淡水鱼的天然捕捞量也大大减少。

     3.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野生生物的绝灭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而且近年来绝灭的速度愈来愈快。据近二千年来的记录统计,约有 110多种兽类和 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其中约 1/3是十九世纪以前消失的;1/3是十九世纪绝种的;l/3是近五十年以来被消灭的。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万种植物和 1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绝灭的危险中。有些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现在是一天绝灭一个物种。问题的严重性可以想见。

    如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这是一个涉及面广又相当艰巨的任务。除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外,还应切实作好立法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及禁猎区的工作。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对保护、恢复、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存自然历史产物,改善人类环境,以及促进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意义

    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就叫做自然保护区。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1)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生物及其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的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在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后果方面,在探讨某些地域生态系统的天然演化和人工演化方向方面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和客观的借鉴。

     2)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的天然贮存库 具有一定面积的自然保护区,能够保存各种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是一个天然的“基因库”,可为人类的未来的各种需要提供宝贵的材料。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生物种由于自然条件变化或人为的干预,已处于稀有和濒临绝灭的状态,对这些物种来说,建立自然保护区,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于促进这些物种的繁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自然保护区对改善人类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起着积极作用。自然保护区还是教育、科研和发展旅游的重要基地。

     2.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

    自然保护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十九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给自然界带来的严重破坏,使欧洲残存下来的原始的自然景观日益缩小,一些野生动植物面临绝灭的威胁,德国博物学家汉伯特首创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存自然生态。美国于1872年首先设立黄石公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保护自然的国家公园。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保护是人类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以及同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上都专门研究了自然保护问题。

    现在,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已成为各国保存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绝灭并得以繁殖的主要手段。如英国和日本,都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目前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都占其国土面积10%以上(表3-3)。西德、日本还划定了具有自然保护性质的

    景观保护区和天然公园,所占面积都高达其国土面积的13%以上。美国有669个自然保护区,38个国家公园,面积为936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10%;苏联有保护区120个,占国土面积的0.56%。目前,许多国家的自然保护区范围不断扩大,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增加。并且已有46个国家,根据“人类与生物圈”(MAB)的计划,提出了177个有代表性的地域,组成世界自然保护区网,总面积达10500万公顷。

    国外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视,如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成立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制定法令及出版自己的书刊等,因此,在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经验。

     3.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开展情况

    追朔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保护自然生态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如《孟子·梁惠王》篇中就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的精辟论述;我国西南山区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有在驻地附近保留大片“风水林”或“神林”的习俗。历代王朝也曾设过一些面积较大的猎苑、围场等,河北省的围场县,即由此得名。这些猎苑、围场,虽然主要是作为封建帝王寻乐习武的场所,或专供猎取朝贡的野生动物之用,但是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如清朝的南苑(北京南郊),就曾保存了我国著名的特产动物四不象——麋鹿。后来,由于南苑遭到破坏,野生麋鹿也因而绝灭。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于自然保护事业非常重视。据1981年统计资料,我国已建立了以保护典型的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以及特殊的自然景观等自然保护区85个。目前,全国各省都在积极规划本省的自然保护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还大有发展余地。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已经加入“人类与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世界协作网,这是我国对世界自然保护事业的贡献,同时也将促进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我国某些典型的生物群落和珍稀的动植物,对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以及开展科学研究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总的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进展缓慢,现有自然保护区与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相比还是为数不多的。不仅面积较小、类型单一,而且分布不均,辽阔的草原、荒漠、水域湿地、海涂及高原和高山等各种生态系统急待建立起自然保护区。


  本文标题: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7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7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