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

时间:2010-01-29 03:2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研究防治污染的经济效果

防治环境污染要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由于科学的发展,治理污染的技术种类很多,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一种污染源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去治理。治理的方案不同,经济效果则不相同,因此要分析比较其经济效果。这项工作对选择最优防治方案,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研究环境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环境经济学对防治环境污染经济效果的研究有三方面的内容。

1.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估计

研究防治污染的经济效果必须对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科学的估计。估计经济损失首先要估计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然后再进行经济评价。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近期的和长远的、企业的和社会的;既涉及到人体健康,又涉及到物质财富;既与环境质量、自然资源有关,又与社会、经济有关。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有些损失至今还难以确切地估计。特别是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经济评价就更加复杂。例如,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只估价当年因农作物减产、牲畜死亡等造成的直接的经济损失是比较容易的,但如要考虑居民由于长期食用被污染的粮食、蔬菜、肉类而引起的生理变化,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以及进一步导致怪胎和白痴的增多等,则这种间接的、长期累积的损失就难以进行经济估价。如何建立评价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经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各国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都是估计近期的、直接的和局部的。如瑞典,有人估计由于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形成的酸雨,造成土壤、湖泊的酸化,森林、水生生物以及建筑物的受害,仅木材一项每年就损失450万立方米,全国每年总的损失约为20亿美元。美国曾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做过综合的估价,认为自1970年—1975年期间就达约3000亿美元,平均每年为500亿美元。这种估价虽然是十分粗略的,但也有力地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的巨大经济意义。

2.防治环境污染途径的选择及其经济效果的比较

解决任何环境污染问题都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归纳起来,防治环境污染的途径和措施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1)对已有污染物净化处理 处理时应尽可能利用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这是劳动耗费最小的一种治理污染的方式。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可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自净能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生产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在迅速增加,而环境的自净能力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还得采取各种工程技术措施,或将工程技术措施和自然净化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如工厂的污水处理就有多种方案。如果污水的浓度不高,量又不大,没有超过附近河水的自净能力,就可以直接向河流排放,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如果污水的浓度高、量又大,则可以修建必要的排污管道,多开几个排污口,让污水分散排放到河流的不同区段,利用各段河水的稀释净化能力;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厂内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循环使用;也可以在工业小区内部处理,在厂际之间循环使用;也可以集中到区域性的污水厂去统一处理,然后供给农业灌溉,或向河道排放。究竟采取哪种形式为好,就要结合每一种方案的投资大小、工程设施的难易、地区的经济技术水平、自然环境的特点等多方面的条件进行经济效果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2)对已有污染物回收 对污染物回收、加工利用,变废为宝,这与单纯净化处理相比是一大进步。它是节约燃料、原料、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提高废品、废料的回收利用率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日本,据已公布的材料,1970年塑料总产量为240万吨,但用过的制品有62.6万吨烧掉,有64万吨埋掉,仅7.5吨再生利用。在我国这方面的潜力也很大。但有些单位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如吉林石砚造纸厂,以前每天向嘎牙河排放亚硫酸盐蒸煮废泥1900多吨,是图们江的主要污染源。如今利用造纸黑液生产减水剂,既不产生二次污染,经济上又有收益。该厂年产减水剂5万吨,价值1500万元,赢利600万元。5万吨减水剂可节约300万吨水泥,其价值达一亿元。

3)有计划地进行综合防治 上述两类防治污染环境措施是对已有污染物采取的,是解决如何净化处理,如何回收利用而言的。马克思指出:“要和生产排泄物因再利用而得的经济相区别的,还有防止废料发生的经济,这种经济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因而使一切直接加入到生产中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直接利用到最高的限度。”大力发展防止废料发生的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是更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

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各国开始注意工艺改革、提倡无污染工艺,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七十年代又提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并努力把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起来,从被动地治理污染,转向“以防为主”的阶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更应该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发挥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指导编制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计划的原则,并因地制宜地搞好生产布局和区域规划,采取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对整个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计划地进行综合防治。

3.研究环境标准中的经济问题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体现着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必须有一系列具体的排放标准,规定各种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浓度的最高控制指标,保证环境质量标准的实现。

虽然世界各国确定环境标准的技术依据各不相同,但都要把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虽然要依据环境质量标准,但也要作经济分析。标准定的过低,往往达不到防治污染的目的,满足不了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标准过高(过严),在现有的财力、物力条件下难以作到,实际上也行不通。因此,必须分析环境投资与环境质量的边际效益,合理地确定排放标准。

总之,环境标准的确定要充分研究其社会经济效果,一定要使环境标准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提高环境标准。
  本文标题: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3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3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