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塔里木盆地(Tarim Pendi)

塔里木盆地(Tarim Pendi)

时间:2010-01-29 02:3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塔里木盆地(Tarim Pendi)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
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 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 公里。面积约40 多
万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
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
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
沉积物的面积很大。构造上的塔里木地块和地貌上的塔里木平原,范围并不
一致。地块包括四周的低山丘陵,如东部的库鲁克塔格和西部的柯坪山;而
塔里木平原则只限于有第四纪沉积且较坦荡的部分。盆地沿山麓带,北部有
库车拗陷,西南部有喀什—叶尔羌拗陷。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
相沉积,最大厚度达万米,是良好含水层。盆地呈不规则菱形,四周为高山
围绕,东部有疏勒河谷(亦称阿寄克谷地)通向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所经。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 米,是盆地最
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
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
玛干沙漠,面积33.7 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20%,占中国沙漠和戈壁总
面积26%(如单指沙漠则占43%),是中国最大沙漠,也为居世界第2 位的
流动沙漠。个体沙丘每年约南移50~60 米,流动沙丘面积占85%,沙丘形
状复杂,有金字塔形、穹状、鱼鳞状、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
态。
光热资源与自然灾害 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
627 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 小时,南部不到3000 小时,
多风沙和浮尘天气。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大陆性由西向东加
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 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
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 天。7 月均温25~27℃。10℃以上活动
积温超过4000℃,南部高于北部;其持续期南部200 天,北部190 多天;积
温年际变化大。无霜期超过200 天,北部200~210 天,南部大多达220 天,
气温年均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25℃。
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①风沙危害。8 级以上的大风(风速大
于17 米/秒),一年超过20 天的只有若羌、喀什、库尔勒。但盆地边缘植被
覆盖度仅10%,沙漠中心基本无植被,而风速每秒5 米即起沙,故南部沙暴
天气年达30~40 天。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严重。
②干热风。重害地区为盆地东部,每年10~20 天;盆地其他地区出现次数较
少。
水分来源与水资源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从中亚越过天山南脉河谷(如
克孜河谷)或从准噶尔盆地越过天山垭口(如哈密、乌鲁木齐)进入盆地。
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缘的乌什为85 毫米,阿克苏57 毫米;北缘的库车63
毫米,库尔勒52 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78 毫米,喀什65 毫米,和田
35 毫米,若羌17 毫米,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但周围山区年降水量达200~
400 毫米,可汇成河流到达盆地。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
和田、克里雅、车尔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
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汇纳到塔里木河,在大
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水汇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和田、叶尔羌3
条大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 亿立方米,东经84°以东面
积占45%,产生年径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东输送的水量32 亿立方米,
实占26%,西部面积占55%,产生年径流量82%,减去向东输送部分,实
占74%。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是塔里木河终点,过去被称为游移湖,实际上湖本身
  本文标题:塔里木盆地(Tarim Pendi)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31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31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塔里木盆地(Tarim Pendi)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塔里木盆地(Tarim Pendi)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