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我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

我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

时间:2015-10-18 10:3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较高,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工整治不当,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黄河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为下列7个时期:

  ①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叶)以前。上限大致始于新石器时代。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走今雄县、霸县一线,至今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而《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迭为主次,或同时存在,而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即为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均可能为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总之,这一时期的黄河下游因堤防未筑,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或时出现多股河道并存的局面。到战国中期,下游两岸全面筑堤,河道开始固定,即《汉志》河水和《水经注》大河故渎。

  ②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捻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西汉一代河患严重,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10次较大规模的决溢改道。其时北决多形成汊道,曾出现过的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而东南决口则往往夺泗淮入海,豫东、淮北平原灾害尤为严重。如公元前132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16郡境,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成灾20余年。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亦未酿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返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是公元70年著名水利学家王景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疏浚壅塞,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道。这条新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线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积淤缓慢;三是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起着分洪、排沙的作用,故河道稳定。

  ④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经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就发生过改道。至11世纪初,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据统计,从10世纪至12世纪20年代,这一地区的决口次数占下游地区总决口的1/3。著名的决口地点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祐元年)澶州横陇埽、1048年(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年(嘉祐五年)、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1077年(熙宁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丰四年)澶州小吴埽、1099年(元符二年)内黄口等处。决口后改道频繁。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1048年商胡埽决口后,河道北流经今河北平原中部,会合御河(今南运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1060年从魏县第六埽决出一股河道,东流经冀鲁交界一带入海,史称黄河东派。此后,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在黄河河道应维持北派抑或东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直至北宋亡国。在这80年内,黄河时而北派(共49年),时而东流(共16历代黄河下游变迁略图年),时而两股并行(共15年),时而东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黄河下游开始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⑤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竟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见泗河)。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本时期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竟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见涡河)。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的西端的整个华北平原上扫射了一周。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明初河道多北决毁运。永乐以后治河以保运为主。故中叶以后开始形成较固定的汴、涡、颍3道,以汴道(约当今废黄河,因古代汴水所经而名)为干流。1495年(弘治八年)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道太行堤后,北决的次数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滩、涡、颍、浍等河入淮。

  ⑥16世纪中叶~186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后经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恢复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1855年(清咸丰五年)~20世纪50年代以前。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3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其后的20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才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此后下游河道中自武陟至铜瓦厢一段,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游河道冲刷下切,滩槽高差增加,洪水时一般均不上滩,故河道较稳定。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堤内原有串沟和堤河交错,一遇洪水,便顶冲大堤,形成险工。1913~1935年决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称。自陶城埠至利津海口段,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河床窄深多曲。铜瓦厢决口之初,黄河泥沙大部沉积在河南境内,故陶城埠以下淤积不严重。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1855~1938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道即达11次之多。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全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1947年河复故道。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现今河南东北和东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黄河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战国以来的文献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180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见华北平原)。这些情况无疑是造成当地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的原因之一。黄河的泥沙广泛漫淤,使黄淮海平原的地面普遍淤高。今河北巨鹿县在地下六七米深处发现宋代瓷器和屋基,宋代的巨鹿城是1108年一次黄河决口被淹没了的。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全被埋入地下。据考古资料估计,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约抬高10米左右。这仅是两个典型例子,其他在历史时期地面抬高的现象,在黄淮海平原上到处可见。
  本文标题:我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78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780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