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自然地理 > 寒武纪是不是寒冷

寒武纪是不是寒冷

时间:2013-08-15 17:0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大约开始于踞今6亿年,至5亿年结束,共经历了一亿年漫长的时间。从名字上听来,寒武纪给人以阴冷恐怖的感觉,实际上,“寒武”是英文Cambria的译音,它原本是英国威尔士西部一座山脉的名称,只因地质学家塞奇威克(A.Sedgwick,1785-1873)在这里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发现过许多那一时期的生物化石并确认了相应的地层,所以才被作为一个专门的名称使用至今。现在,寒武纪这个名字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它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开始,在此之前,由于地球上的生物极其稀少,便被人们统称为前寒武纪。

  因为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可见寒武纪时并不寒冷,恰恰相反,寒武纪时海洋中十分温暖,适合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寒武纪时主要是水的世界,已经形成的古陆上全部是童山和荒漠,而且彼此孤立、分隔,不具备生物繁衍的条件。但海洋中则大不相同,在寒武纪之前的海洋中就有大量的藻类繁殖,同时许多低等的动物活动在海藻间,进入寒武纪后,地球上出现了广泛的海侵现象,海洋的面积进一步扩大,为海洋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一些原始无脊椎动物逐渐演化发展成具有硬壳的无脊椎动物。

  作为一个远古的时代,寒武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硬壳的不同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古杯动物以及笔石、牙形刺等。它们的飞速涌现,形成了生物大爆炸的壮观局面,带来了生物从无壳到有壳这一进化历程中的重大飞跃。试想,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一遍荒寂,海洋中的生物寥寥无几,那时的世界与寒武纪有多么巨大的差异啊。只有到了寒武纪,地球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而改变地球面貌的恰恰是这些众多的生物。

  生物从无壳到有壳,给我们带来了两方面的信息,首先是生存环境向更有利的方面变化,寒武纪时浅海面积扩大,海水温暖,含有正常盐分和大量溶解了的碳酸钙,满足了无脊椎动物分泌硬体骨骼的需要;其次,生物具备硬壳后通过变革改变了栖息条件同时增强了自我保护功能,在生存竞争中向有利于自身方面发展。

  在我们中国,寒武纪的地层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广泛的分布,并产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众所周知,化石可以用来划分和对比地层,利用标准化石,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年代的地层,已故地质学家孙云铸、卢衍豪等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古生物和地层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中国的寒武纪地层由于研究水平较高,生物化石丰富,建立了许多完整的地质剖面,现已由国际科学界公认为亚澳太平洋区的标准,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科学家前来观摩和考察。

  寒武纪时形成了许多沉积型的矿产,这些矿藏包括磷、石膏、盐类等,其中磷矿最为重要,我国这一时期的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
  本文标题:寒武纪是不是寒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iran/510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iran/5104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寒武纪是不是寒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寒武纪是不是寒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