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自然地理 > 垂直运动:现代的实例

垂直运动:现代的实例

时间:2013-08-15 16:4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世界上最有名的实例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塞拉比斯古庙,建于公元前的古罗马时代。古庙的废墟中耸立着三根大理石柱,高12米。从底向上的3.6米石柱表面光滑无痕;再向上2.7米则被虫蛀出许多梨状小孔,有海水浸没的痕迹;其上的石柱仍完好如初。这个古庙显然是建在陆地上的,曾有一段时间因地表下沉,石柱没入海内6.3米(下部的3.6米因被海底泥沙或火山灰掩埋而未受虫蛀)。18世纪时石柱重又升出海面。现在又在下降(可能从19世纪开始),故石柱的基部已浸没在水中了。

  世界上典型的大面积上升的例子见于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以半岛的内部上升最快。据阶地和海岸线的位置计算的上升速率是0.5米/百年。上升的原因,普遍认为是冰川消融后的减负作用。即:这里原发育大陆冰盖(见前“冰川的恶作剧”一节),实际上加了个沉重的负载。冰川融掉了,这个负载也去掉了,大地象是“苏醒”过来似的,发生大面积上升。

  我国的华北平原则是现代下沉区。在河北昌黎县城附近有一指路石碑,标明离县城2.5km,离海边2.5km,而现在这个碑离海只有1km多了。因为陆地的沉降,原海边的一座古庙已被淹没。也有人用冰川消融来解释这个现象,认为冰川融化后使海平面上升,所以低洼的地方就被海水浸没了,并估计这里的海岸线已向陆推进约23-24km。

  南方的沿海地区则是上升的。在厦门大学的门口有一个海蚀洞,说明厦大的校园区原为海面,故海水能在这里形成海蚀洞。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原国民党军队修的碉堡(或称地堡,因很矮),现都位于陡坎上。碉堡是不可能修在陡坎上的,因为在堡内的人看不到坎下的人,火力也扫射不到坎下。比较好的解释是:碉堡原来修在沙滩边,前面肯定是相对开阔的,它才能起监视和封锁的作用;后来形成阶地,就把这些碉堡“抬”到坎上去了。这样看,这些阶地形成的年龄不过50岁,还是非常年青的呢!


  本文标题:垂直运动:现代的实例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iran/510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iran/5102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垂直运动:现代的实例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垂直运动:现代的实例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