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论文 > 多元智能教学艺术在新课标设计下的应用

多元智能教学艺术在新课标设计下的应用

时间:2010-01-29 00:5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新课程代表了教育的理想,也代表了社会的理想,而历史的特点是过去性和主观性,迈克尔·富兰说,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来自个人,历史新课程要教得精彩,必须树立对话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动态生成意识和质量效率意识。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这四种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如何使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最佳状态,贯彻新教材的质量效率要求,则有待于教师的理论提高和实践探索。地理

  过去,智能被视作是固定的静态的实体,是天生的,伴随人的一生,然而,当代的大脑研究人员jeanhouston 博士等则认为我们的智能所受到的惟一的限制是我们自己设定的,这与我们对什么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这样的认识有关,部分研究者指出,人的大脑几乎在任何年龄,任何能力水平上都能够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的在更多的层次上激活认知和理解智能,我们可以变得更加睿智。

  加德纳博士认为智能有多种形式,即我们了解、理解和学习知识有许多方式而非一种,人们所拥有的大多数的学习方式超越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主流观点所认可的范围,也超越了智商测试所能够测量的范围,人有八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

  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lazear专门制作了一个多元智能能力要素轮,以概括他们之间的涵盖范围和相互关系,并设计出各学科的8合1教学模式。我认为他的设计首先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因为当代脑科学研究证明,趣味性学习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其次,使学生积极学习教材,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当天所讲的任何内容,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也相互为他人承担责任,从而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终身学习者。采用8合1教学策略引进一课、一个单元或一个教学主题,可以使学生对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测,也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机会,对学生以前所掌握的有关该主题的知识进行评估。许多学生已经理解了很多我们正在教学的内容,但他们只擅长于用传统的言语/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你常常发现他们知道和理解的内容比你想象的要多。

  我们可以想象并设计一下下列教学场景:

  场景一:一个高中班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多媒体正播放电影《特洛伊》中希腊战船逼近特洛伊的雄伟场面和木马计的片断,耳熟能祥的史诗式的场面立即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引入到古希腊那一段悲壮的历史中,讨论非常激烈,黑板上教师写下一行大黑体字:希腊印象(如何理解辉煌属于希腊!)。三分钟后,学生发言,教师简单点评并引入教材。

  场景二: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要点、分小组解决以下九个问题并针对自己的问题设计2分钟的课堂教学,包括情景设计、知识归纳、线索整理、特色方法:1.希腊辉煌的内容?2.希腊民主政治的意义?3.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4.“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有哪些主要差异呢?5.希腊城邦制度产生发展的条件是什么?6.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初步发展?7.雅典民主的 “黄金时代”?8.辉煌中的阴影:雅典的民主政治评价?9.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十分钟后推选代表作主题发言;二十分钟后,教师结束作为旁听者的时间,整理学生的发言,纠正一些错误,使知识条理化;然后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和新课标的要求设计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借助电脑组织资料,整合知识:1.对这一段历史你有何感悟?2.你的身边、生活中有哪些民主实例?3.雅典民主政治对后来的欧美民主制度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4.如何理解孔子的“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和亚里士多德的“有些人生来就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5.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取一段典型历史场景,表演一场五分钟的戏剧,再现这一段特色历史的辉煌。6.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本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探讨型的疑难问题。
  本文标题:多元智能教学艺术在新课标设计下的应用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40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407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多元智能教学艺术在新课标设计下的应用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多元智能教学艺术在新课标设计下的应用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