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第二章 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成长)

第二章 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成长)

时间:2011-07-13 10:4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第一节 “传道”

  “传道”在考试试卷中可能并不是最关键的要素,一般的考试试卷很难“测试”一个人的考试成绩。但是,对孩子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的使命,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价值观”几乎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

二、案例

 

  下面提供三份案例:一是教育电影“死亡诗社”;二是王栋生老师提出的“不跪着教书”;三是顾明远老师提出的“教师的气质”。

  案例1:影视资源:“死亡诗社”

  教师的激情很难描述,但还是可以在教育小说或教育电影中感受到教师的激情这种激情所蕴涵的教育力量。我们推荐的教育电影是《死亡诗社》:

  基丁(Keating)老师吹着口哨走进教室,教室静悄悄的,他转了一圈,叫学生到另外一间教室。基丁老师开始介绍自己,他对学生说:“如果大胆的话,你们可以叫我船长。”

  学生开始在基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电影的矛盾冲突于是凸显出来:代表权威的学校、校董、家长和代表自由与激情的基丁老师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的世界,而基丁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

  基丁老师是有激情的老师,他即使在黑板上画一根线条,也是动用整个身体的力量,他把整个情感投入到课堂。

  基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撕掉课本的前言。学校的副校长冲进教室干涉。

  基丁老师忽然跳到讲桌上,他说:换一个角度,看到的世界就与众不同。他建议学生也站到讲台上看看。他建议学生冲出来,不要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基丁老师让学生写诗,他让那个一直沉默、自卑、失语的学生安德森发出他的声音。安德森在基丁老师的激励下大声咆哮,后来竟然现场创作一首诗,令所有同学刮目相看。

  基丁带学生去踢足球,每个学生在踢球之前必须大声喊出自己的誓言,比如“我要做生活的主宰,不是奴隶”、“我要做真正的上帝”……

  基丁和学生一起踢足球,学生们在狂欢的现场,把基丁高高地抬起来、举起来。

  基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走路,他引用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诗句说:“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

  学生尼尔死了。基丁被辞退。

  基丁走进教室。他是在离开威尔顿之前来取一些放在这里的私人物件的。基丁拿完物品缓缓地向教室门口走去,突然那个曾经最胆小、懦弱,只会发奋学习、沉默少语的托德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终于无法抑制的爆发了,他大声地向基丁喊道:“老师,是他们逼我在材料上签字的。请相信我!”他站到桌字上朗诵诗句:“O,Captain!MyCaptain!”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站到了课桌上庄重地注视着他们所热爱的教师。基丁表达他的感谢。缓缓地走出教室。

  案例2:“不跪着教书”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王栋生(笔名“吴非”)老师出版《不跪着教书》,这本书在中国教育界迅速发生影响。

  在《不跪着教书》中,有一篇组文章专门讨论教师的独立人格问题。从这个视角来看,我个人最喜欢的文章是《诫徒》。这篇文章看起来似乎是王老师写给自己徒弟的一封信:

  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要时刻想到,你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你在追求一种幸福,不要简单地把你的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如果你想发财,不必误入教师队伍;你也不必眼红人家发财,只要生活还有保障,就足够了。

  当了教师,不必因为那些有一官半职的人在你面前颐指气使而生气,进而也想方设法谋个小官做做。据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但是想做官的教师肯定不是好教师,业务上肯定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不要指望工作“顺利”,别忘了我们的工作是与形形色色的粗野作斗争。如果你的工作不顺利,想哭的话,那就当着你的学生面哭好了,不要怕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失败和软弱,让学生看到教师的眼泪并没有坏处,教师是人不是神。应当让学生知道我们恨什么,爱什么。不要听信“一碗水端得平”,学生的教养不一样,品行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可能“平”?记住,这个社会很复杂,过去是家长复杂,可现在的孩子也不简单。但是你不能随意评论学生,你的评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如果失当,有可能会给他们造成痛苦。

  你们年轻,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事情你们未必明白。你说家长对你言听计从,我怕你听了头晕。须知那不是对你个人的尊重,而是对我们职业的尊重,他们是在向我们的“肩章”敬礼。如果你的修养高,有人格魅力,那更要想到,你面对的是做父母的人,你要懂得父亲母亲的心。

  现在对青年教师的闲话很多。有些家长自恃有学历或官职,自以为是,和教师的冲突比较多,这只能有待于慢慢磨合,而不必急于说服家长和自己保持一致。当你与家长谈“僵”了时,不应指望办公室的其他教师都附和你的观点,因为你在冲动时的说话可能欠妥当,如果有同事用眼神向你示意,那有可能是要你注意缓和态度。--我们可以适当地妥协,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争论是非曲直,争输赢。

  不要在电话里训斥家长,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让他们分心,尤其不要在他们上班时候把他们叫到学校来,你可能会让他们为难。更何况这年头有个工作不容易,不要让他们因为接受你的训斥而丢饭碗。

  不要轻易接受家长馈赠。我们不该怀疑这种馈赠出自于家长的善意,但是这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最好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对双方,对学生都有好处。

  在这本书中,有几篇文章专门谈学生的人格问题。王老师在《我不喜欢你的世故》里说:

  我对你暗示了不少次,身上的俗气不去掉,早晚会被周围的人抛弃。以为你现在还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人与人之间有了利害冲突,你就有可能成为危害别人的人,轻则搅得别人没办法正常做事,重则会对同事朋友下毒手。不过我现在还是想告诉你,有些事是很可笑的,只是你不知道。比如,年轻人在老年人面前世故,还认为老年人看不出来,这就很可悲,当然也很可笑。

  我们可以容忍青年的幼稚,但是我估计没有人会喜欢一个青年的滑头。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他的骨头要是出问题的话,他很可能一生都站不直。真可惜啊!

  案例3:“教师的气质”

  没有必要挑剔教师的长相,但是,教师应该有某种职业尊严感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有良好的“精神气质”的人并不见得优秀、卓越,但他至少不至于委琐、琐碎、残忍、狠毒、出卖朋友、当面嘻嘻哈哈而在背后下毒手。

  按照林肯的说法,一个人在四十岁之后,就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林肯总统的一位朋友,有次向他推荐某人为阁员。林肯却没用他。推荐的朋友问林肯何以不用他。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幅长相。”他的朋友质问:“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顾明远先生写过一篇谈论“教师气质”的文章。这篇文章所讨论的主题是重要的,但恰恰为很多教师所忽视:

  很难说得清,什么是人的气质,但人们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一种气质,有的高雅,有的粗俗。教师应该有特别的气质,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心灵的陶冶者。教师育人,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他们成为高尚的人,有智慧的人。因此,教师的气质很重要。教师的气质不仅应该是高雅的,而且应该是睿智的,并有亲和感,使学生见到老师,就愿意向老师学习,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和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帮助。

  刘可钦老师就是有这种气质的教师。我认识刘可钦,是在1992年她在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开展学生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的时候,听了她教的数学课,课讲得很好,这是大家在评课时公认的。但是我更欣赏的是她的气质。她那一种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气质,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看出,教师对每个学生充满着爱心和信心,学生们则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而且和教师配合默契,表现出对教师充满着敬爱的感情。教学达到这种程度,可以说到了较高的教育境界。这不是一名简单的教学能手所能达到的。我们的学校中有许多教学能手。他们能把书本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能使学生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但并非就是最优秀的教师,至少在我的眼里是这样。我曾经遇到过一些特级教师,可能因为教学质量较高,有一种傲慢的神气。局外人尚且有这种感觉,肯定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教师,即使课讲得很好,也算不得是优秀教师。刘可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课讲得好,而且给人一种高雅、亲和的感觉。……刘可钦1990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使她在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培养了自己优秀的气质。

  刘可钦也是在她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研究和实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刘可钦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中成长起来的。在这次实验研究中,刘可钦也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不是被动地接受专家们的实验方案,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方案的制订,亲自在第一线实验。在实验研究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她逐渐成为一个善于思考、重视研究的优秀教师。

  刘可钦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优秀教师,如果不再学习,也不能永远保持优秀。刘可钦重视学习,喜欢学习,在学习中求发展。这也是一个教师可贵的气质。2001年,她参加了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为期一年。在这一年中听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讲演,交流了各地各学校的办学经验,读了教育名著,最后撰写了论文。这对刘可钦来说是一次理论学习,也是她的一次教育理念的升华。我有幸在这个研修班上讲过课。我觉得他(她)们都是十分优秀的小学校长。而刘可钦更具有教师可贵的气质。

  这篇文章所提到的“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气质”,可以归入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宁静而有激情。

  只有那些内心宁静的人,才可能由内而外地显示出“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精神气质。

  也只有那些内心宁静的人,他才有可能既显得“高雅、睿智、亲和”,且自信而富有激情。相反,那些内心并不宁静的人,他可能只有“激动”、“躁动”,却没有“激情”、“自信”。
  本文标题:第二章 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成长)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3138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3138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二章 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成长)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二章 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成长)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