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时间:2015-08-26 13:1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图中甲、乙、丙、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2.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A地修建采石厂
   B.岩浆岩乙可能含有化石
   C.若A处有河谷形成,是因为A位于向斜顶部,
容易被侵蚀
D.可以在A处修建水库堤坝,是因为A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质循环的过程
【答案解析】1.C    2.A
解析:1题,从图中看褶皱形成后,受到了岩浆乙的侵入,在后发生断裂错位,以后又发生断层丁,最后出现沉积岩甲,故选C 。
2题,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之中,排除B,背斜顶部以北沉积岩覆盖,形成河流与背斜无关,排除C,A处地下有断层不适合建设水库,排除D,A地位于背斜顶部岩石比较破碎,容易开采,适合建设采石场,故选A。。
【思路点拨】沉积岩上新下老,侵入岩可以切断已经形成的岩层,断裂的产生可以使原有岩层发生断裂甚至错位。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3~4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3. 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选项中的四个地点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40°N,130°E)                    B.(40°N,140°E)
   C.(30°N,120°E)                    D.(30°N,130°E)
4. 该时间段内,M点    
①气压降低    ②气温降低    ③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
④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    ⑤风力减弱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
【答案解析】3.B    4.D
解析:3题,(40°N,140°E)处气压值的变化幅度最大,故选B。
4题, 从图中看M点经过了冷锋的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有偏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变小,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图看变化,再就是把握好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如果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上升气流越强,气压越低,形成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气温越低,下沉气流越强,气压越高,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 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碛物(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5.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湖为内流湖,其水位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入白湖
C.④河与③河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D.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
6.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站在A处不能看到B处
B.该湖周围是我国著名的长绒棉产地
C.宿营地可以选择在C处以方便取水
D.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地图基础知识、水循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5.C    6. A
解析:5题,读图和结合题目所给信息:白湖和④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大,排除A,结合等高线地形图,①②注入白湖,③发源于白湖,补给水源稳定,季节变化小,排除B,①流域等高线稀疏,流速慢,②流域等高线密集,流速快,排除D,故选C。
6题,我国著名长绒棉的产地位于南疆,排除B,C处易发生洪水,不适宜作为宿营地,排除C,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流水的搬运作用,排除D, A和B处之间有山脊的阻挡,故选A 。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影响河流流向的等高线与湖泊的关系以及该区域的基本环境特征。
右图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完成7~8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7. 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业结合 发展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 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A.①地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B.②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③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
D.④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退耕还牧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解析】7.C    8. B
解析:7题,①地降水在200㎜左右,应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地降水量1000毫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降水800毫米,比较湿润,温带季风气候,③地降水400㎜,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半干旱地区适合农牧业结合发展。
8题,接上题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不会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排除A,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排除C,降水量达800㎜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区,一般不会出现荒漠化,排除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故选B 。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降水量与热量的结合分析其气候类型,再根据气候特点分析农业生产类型。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9~11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9.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10.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⑥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 第三产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11.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生态农业的意义
【答案解析】9.A    10. C   11. D
解析:9题,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强调的是不同物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生态农业不能体现,排除B,共同性原则体现的国家间的合作,与生态农业无关,排除D,生态农业强调的是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而不 是最大效益,排除D,而生态农业有利于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故选A。
10题,本题强调的是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餐饮、休闲旅游业属于经济效益,故选C。
11题,黄粉虫、套种都不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利用,故选D 。
【思路点拨】生态农业的意义关键是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12~13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2.读左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      B.P时期劳动力不足
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
13. 读右图数据可知
A.移民缓解了该国的老龄化问题
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C.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来源:学科网]
D.该国可能是印度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人口增长的过程、人口问题
【答案解析】12.C    13.A
解析:12题,一个地区早起人口的增长往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M 时期开始的,排除A,P时期高自然增长率,故排除B,Q点过后人口仍为负增长,人口数量不可能增加,排除D,N点是该国人口由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之时,此时人口数量达最大,故选C。
13题,是该地劳动力的短缺吸引劳动力人口的迁入,而不是人口迁入导致工业布局,因果关系不对,排除B,从人口结构不能看出人口数量的具体多少,排除C,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向外移民的大国,故排除D,大量劳动力人口的迁入可缓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 短缺也可缓解老龄化问题,故选A。。
【思路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化的早期往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以后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伴随经济增长,出生率下降,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死亡率,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现 象而产生的老龄化问题,为缓解老龄化问题而吸引外来移民的迁入。
下图所示地区为完整的昼半球,读图完成14~16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4. 下列关于图中标注的四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X、Y、P三点的太阳高度相同              
B.Y、P两点的地方时相同
C.X、Y两点的地方时相同      
D.A点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15. 下列四幅图能够正确反映Y点位置的是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6. 此时,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来源:学科网]
C.延安果园硕果累累           D.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答案解析】14.A    15. C  16. D
解析:14题,该图为完整的昼半球,则大圆为晨昏圈,圆心为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X为发生极夜的最低纬度,地方时为12时, Y是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位于南极圈上,地方时为0时,P点得地方时不能确定,A点位于赤道,此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故排除B、C、D,晨昏圈上各点的太阳高度都是0,故选A, 。
15题,接上题,A、B图中的Y点都位于北极圈,故排除A、B,D图Y点发生极夜排除,故选C。
16题,接上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春季,排除A,北极科考应是北半球的夏季,排除B,延安果园硕果累累在秋季,排除C,冬季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使得等温线向南凸,故选D。
【思路点拨】 在太阳光照图中晨昏圈上的纬度最高点一是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该地地方时为12时,一是发生极夜的最低纬度,该地地方时为0时。
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17~18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7. 1998~2006年,该市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18. 图示反映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污染加剧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答案解析】17.B    18. C
解析:17题,从图中看该市1998~2006年的几个指标中市区人口变化率最低,排除A,城镇化水平的为正增长,即城镇非农人口比重增加则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排除C,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都是正 增长,排除D,城市面积变化每年正向变化,说明城市面积逐渐扩大,故选B。
18题,城市建成区面积正向变化最大,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大大超过市区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说明城市面积增加很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读图,找出各指标变化的特点。
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o为极点。读图完成19~20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9. a洋流经过处形成渔场的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            B.有上升流存在
C.位于大陆架浅海区      D.位于温带海区
20. b、c、d、e四支洋流中,对沿岸热带沙漠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
A.b          B.c        C.d          D. e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19.B    20. D
解析:19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即180°经线确定该洋流分布是南半球的洋流分布,b洋流位于低纬地区总向西流 ,应是南赤道暖流,c为向南流的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d是西风漂流,a是秘鲁寒流,由于是上升流有利于海底营养盐类的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故选B。
20题,接上题,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小,东澳大利亚暖流会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故排除A、B、C, e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选D。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所属半球,根据经线确定所处海域,再结合全球洋流分布确定各洋流的名称,并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21~23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21. 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A.非洲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南端     D.亚欧大陆
22. 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
23. 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海陆分布         C.洋流性质         D.大气环流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全球海陆分布,植被分布及形成原因
【答案解析】21.C    22. D   23.A
解析:21题,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纬度都达不到45°,故排除A、B,而在45°附近东西距离只有500㎞,只有南美大陆,故选C 。
22题,南美大陆东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荒漠植被,故选D。
23题,从图中看由于地壳的隆起使得对气流的影响发生变化,水分条件随之变化,最终影响到植被的变化,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纬度位置、东西距离,结合个大陆的纬度分布,所跨距离进行定位。
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读“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24~25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24.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教育水平较高
C.便利的交通                                             D.工业基础雄厚
25.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                        B.IT产业迅猛发展    [来源:Zxxk.Com]
C.自然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24.B    25. B
解析:24题,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的是高素质劳动力,故选B。 。
25题,随着我国IT产业迅猛发展,促使高端服务业的转入,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阅读好背景材料,把握好“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题的核心。
 
二、非选择题(共50
26. (20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简述丙河瀑布以上河段的自然地理状况及其流向。(6分)
(2)甲乙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3)当地政府计划引进甲地的生产经验,在戍地建设“本国的粮仓”。你是否赞成当地政府的计划?请说明理由。(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特征、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比及农业区位  
【答案解析】26.(20分)
(1)自然地理状况:该河段支流较长;流速和缓;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任答2点可得4分)
流向:总体呈西北向东南流(2分)
解析: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地势坡度小,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使得河流支流长,流速缓、水量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甲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而且多暴雨;纬度高,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任答2点可得4分)
乙地:(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判断出)乙地地势地平,有内流河注入,雨季容易积水;乙地处于内陆,东侧地势高,减弱了东南信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少;乙地所处纬度低,气温较高,干季降水少,蒸发旺盛。(任答2点可得4分)
解析:甲地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地下冻土层的分布不利于水分下渗,河流多,河水泛滥等;而乙地地势平坦,由于内流河的注入,雨季积水,地处内陆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
(3)赞同:气候温和,热量充足;土地肥沃,后备耕地丰富;周围有多条河流发育,水源丰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大。(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反对:该地地表有一定起伏(起伏较大),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 低;该地交通较为落后;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旱涝灾害严重,灌溉系统薄弱;热带气候,农作物病虫害突出。(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赞成观点:从该地自然条件、粮食需求方面分析有利于粮食生产,反对观点:从地形起伏大,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旱涝灾害等分析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从图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27.(20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发挥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等优势,形成经济地带,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长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长江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读“长江沿江地带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2)试简析长江沿江地带的上中游内陆地区与下游沿海经济区应当怎样进行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实现共同发展。(8分)
(3)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唯一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结合下列表格,简要说明重庆城市等级高于成都的依据。(4分)
长江上游区域各大城市的等级体系统计表
城市 面积(平方千米) GDP(亿元) 人口(万人) 城市级别
重庆 82403 3486.20 2808 直辖市
成都 12400 2750.0 1234 副省级城市
昆明 21111 1203.00 619 地级市
贵阳 8032 603.00 395 地级市
怀化 27600 334.1 500 地级市
 
 
 
 
 
 
 
 
 
 
【知识点】本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区域内经济合作及 城市区位因素等。
【答案解析】27.(20分)
(1)地理位置优越: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便于东西部地区联系(2分,只答出地理位置优越者不得分);自然条件优越(地形、气候、资源等)(2分);水陆交通便利(2分);(答出农业基础好、工业协作条件好、科技、政策、市场、劳动力等任一点或几点,只可得2分)
解析:长江沿岸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要从:位置:沿长江带状分布有利于东西联系、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交通便利等分析。
(2)上中游内陆地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水能、天然气资源很充足),使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2分);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缓解下游沿海经济地带能源紧张局面(2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分);有利于改善其大气质量(2分)(任答2点可得4分)
下游沿海地带技术、信息、文化教育先进(2分);产业密集,资金雄厚(2分);向中西部传递、转移(扩散),促进上中游内陆地带经济发展(2分);上中游内陆地带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2分)(任答2点可得4分)
解析: 上中游具有:资源优势、劳动力丰富,下游具有信息、技术、资金、市场优势,通过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3)重庆是直辖市,而成都是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城市)(1分);面积、人口规模均大于成都(1分);重庆的GDP总额大于成都(1分);重庆的水陆交通更加便利(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1分)
解析: 从城市行政级别,人口、用地规模,交通以及GDP总额等方面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充分利用背景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请考生在第282930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28. 【旅游地理】(10分)
下图所示岛屿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风景优美的海岛,休闲度假的天堂,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是我曾经的梦想。我们的航班是晚上9点多到达该岛的,虽然是晚上,但是异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就吸引了我,高大笔直的椰子树、碧绿的芭蕉,我不禁惊叹好美啊!短短的4天行程,我用手中的相机拍了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使人神往的宗教文化,精美的 木雕工艺,以及碧海蓝天,细腻沙滩上,休闲度假的不同肤色的人群。”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根据材料列举该岛的旅游资源。(4分)
(2)结合该岛环境特点,分析到该岛旅游需要准备的生活用品及注意事项。(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种类及旅游活动的准备工作
【答案解析】28.(10分)[来源:学科网ZXXK]
(1)火山景观 ;阳光沙滩、海水海浪 ;热带风光 ;海底世界(海洋生物和珊瑚礁等) ;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任答2点可得4分)
解析:从示意图及背景材料知道该地拥有火山、热带风光、海底世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
(2)需准备防嗮防热物品(太阳伞、太阳帽、墨 镜、防晒霜、单薄衣裤等);需准备游泳戏水物品(游泳衣裤、沙滩鞋);需备防热带传染病防蚊虫药品 ;需备防雨防雷电物品 ;需注意了解当地礼俗和宗教禁忌(任答3点可得6分)
解析:该地纬度低需要防晒,海滨可以游泳需要游泳衣;热带蚊虫多需要防蚊虫的药品,多雨防雷电以及注意当地民族礼俗及宗教禁忌等[来源:学科网]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注意阅读背景材料和示意图。
29.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造成398人遇难、3人失踪、1801人受伤、108.84万人受灾。鲁甸一位官员坦言,“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若震区没有那么多土房子,防震工程的推广能再加大些力度,这次地震的伤亡一定会大幅减少。”
材料二  鲁甸县地处小江断裂带,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0人,近年已多次遭受过地震侵害。此次地震是18年来云南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还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导致该河段水位急剧上涨,致使湖区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材料三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 8月3日震区将有雷阵雨天气,气温为16~25℃。预计未来三天,将有明显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其中4日夜间至5日有中到大雨。”
材料四  读鲁甸位置图及堰塞湖景观图。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1)包括鲁甸在内的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云南鲁甸此次地震的特点。(5分)
(2)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并分析堰塞湖的形成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震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解析】29. (10分)
(1)震级大,是云南18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1分);震源浅,仅12千米,属浅源地震(1分);人口密集,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两倍,伤亡及受灾人口多(1分);房屋抗震性差,多为土坯房(1分);天气恶劣,正值雨季易引发其它次生灾害(1分)
解析:对于本次地震的特点结合背景材料的介绍进行:震级高、震源浅、伤亡人口多,诱发其它自然灾害的等。 [来源:Z+xx+k.Com]
(2)成因: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河流被滑坡体堵塞水位急剧上涨形成堰塞湖(2分);
不利影响:淹没湖区村镇农田,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1分);堰塞体 可能被破坏崩溃,下游存在潜在的洪涝危险(1分);地下水位上升,可能诱发新的滑坡发生(1分)
解析:堰塞湖是由地震引起山体滑坡,河流被滑坡体堵塞而形成,堰塞湖可引起水位上涨淹没村庄、农田,堰塞湖决口引起下游洪涝 ,诱发新的滑坡等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利用背景材料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归纳。
30. 【环境保护】(10分)
记者7月12日从有关部门获悉,15年间,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水域面积从55平方公里缩小到约30平方公里,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红碱淖遗鸥种群的数量在下降。据最新统计数字,今年遗鸥共筑巢4500个、较去年减少50巢左右,种群数量比起2010年前后15000多只的鼎盛时期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一。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遗鸥的繁殖期为5~6月,以枯水草为材,杂食性,繁殖期以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10月南迁。
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 徐生 - 地理&星空
 
试推断红碱淖遗鸥数量下降,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10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生态问题形成的原因
【答案解析】30. (10分)
气候持续变干(2分);入湖水量不断减少,水域面积减小(2分);食物量减少(2分);旅游活动开发(鸟类繁殖期间的观鸟游)和过度捕猎(2分);水质变坏等(2分)
解析:湖泊面积的萎缩使得气候变干,食物减少、水质变坏以及 人类活动的增加对栖息环境的影响。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背景材料中。探寻答案。
 

  本文标题: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653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6530.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解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