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

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

时间:2012-10-10 06:1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空气、水、土地和食物等,都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必要条件。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新陈代谢,同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增强与环境的适应性。人们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当这种生理功能达到一定限度,超过人体 “忍受”程度时,就会引起疾病,导致终身残疾或者死亡。
  一、环境致病的因素   人类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中,能使人体致病的,通称为环境致病因素。一般把环境致病因素分为下面三种:
  1.生物性因素,包括细菌、病菌和虫卵等。
  2.化学性因素,包括有毒气体、重金属、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品。
  3.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和电磁波辐射等。
  据分析,人类大部分肿瘤病同环境污染有关,而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的肿瘤至少要占90% 左右。 
  二、环境致病的阶段   一般来说,当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人体对毒性的反应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潜伏期,人体对毒物还有抵抗能力,没有表现出疾病的症状。第二阶段是病状期,在环境污染持续影响下,人体耐受毒素的能力下降,成为没有“病症”的病人。第三阶段是显露期,环境污染再持续,出现了各种症状。第四阶段是危险期,病症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治疗,表现出毒性反应、发病、死亡等症状。
  三、环境致病的特点   环境致病的病症是极其复杂的,一是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二是人体对毒物的忍受能力有个体差异。导致环境污染致病具有隐蔽性,在短时间内对病症很难确定和治愈。如1953年年底,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一直到1956年5月,大面积发现这种怪病,才找到致病的原因;广泛性,即在一个污染区域内,谁都可能受到危害。如1952年12月5至8日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死亡了4000多人,在以后又相继死去8000多人;严重性,如人体内中了汞、铅等毒素后,有的终身受疾,骨骼变形,全身疼痛,有的则不治而死。
  四、环境致病的类型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由于污染物的毒性、浓度和人体的个体的差异,以及污染时间的长短、散发的快慢等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危害也有不同的类型。
  1.急性危害   急性危害是指人们一次性摄入大量毒性较强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家庭燃煤或使用煤气不当,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中毒事故。 
  2.慢性危害   慢性危害是指人体连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中,摄入数量不多、危害程度不明显的污染物,在较长时间里才显露其危害性,一般以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道的危害较多。例如,汽车使用的汽油中含铅,污染了大气,造成对人体的危害是普遍的、长期的。
  3.远期危害   比慢性污染作用和发病潜伏的时间更长,可以延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危及到下一代才显露病症。例如,长期从事镍冶炼的工人,患肺癌、鼻癌的发病率要比其他发病率高出150倍。
  小资料:  吸烟的害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指出,一个吸烟者在65岁前死亡的机会,要比非吸烟者高出1-2倍。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因吸烟患病而过早死亡。在各种病例中,因吸烟导致肺癌的占90%,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占75%,冠心病占25%。此外,吸烟还能促发其它癌症的并发。一支烟可产生500毫升的烟雾,香烟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数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尼古丁、焦油等20多种有毒和致癌性物质。   
  据实验研究表明,一支香烟的烟碱可使一只白鼠致死,20支香烟的烟碱可毒死一头牛,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吸烟比赛中,有人连吸了60支烟就当场死亡了。吸烟不仅害己,而且还害他人,被动吸烟者所受毒害的程度也是惊人的,欧洲每年有将近14万被动吸烟者因此患癌症或心脏病而去世。被动吸烟对青少年的伤害更大,在吸烟者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患气喘病、支气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的人数明显增加。
  青少年是发育时期,更不应该吸烟。为了孩子,我们要创造一个的无烟环境,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洁净的环境里,生活得更加健康。
  1977年起,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本文标题: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5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50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