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演讲发言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演讲发言 >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时间:2012-12-17 09:4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定位和新阐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此,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首要任务。

首先,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水到渠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全党对它的认识和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的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

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其对于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将科学发展观拓展到党的建设领域,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进一步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此时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尽管如此,科学发展观此时尚未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

十七大以后,从2008年9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了为时1年半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但得以不断地深入人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深刻理解和接受,而且其本身也在新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的改革发展问题,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思想;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十七届五中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十二五”规划中;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文化的体制改革和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

十八大召开之际,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时期,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进入集中凸显时期,世界格局进入加快调整时期,妨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以破除。因此,在实践中已经得到检验和发展,并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发展观,在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其次,科学发展观并非仅仅是十六大以来这10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大以来这10年的时间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这1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但是,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乃至建党90多年来中国人民实践的经验概括。这是因为,一方面,历史不能割断;另一方面,历史给人以智慧。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一个善于不断从历史总结中汲取智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的丰富实践,是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不仅如此,科学发展观还是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重要借鉴。它深刻总结了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积极成果。简言之,科学发展观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足现实、总结过去的结果,具有古今中外的大视野。当然,科学发展观主要还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除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理论特色外,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再次,科学发展观并非仅仅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探索和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区别在于,它们各自探索和回答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侧重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侧重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换言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是始终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延伸展开的。也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它们之所以探索和回答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完全是因为时代所提出的主要任务不同,并非是中国共产党人主观设计的结果。

又次,科学发展观并非仅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同邓小平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的道理一样,科学发展观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主要是21世纪的头10年)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概言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成果,同时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成果。正因为如此,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都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