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

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

时间:2013-01-04 22:0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报告解读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蕴含了哪些新意?有着什么样的新新思想、新观点,有着什么样的新表述、新研判,又有着什么样的新提法、新论断?本文综合新闻报道视点、专家代表意见、政策学者访谈,深入挖掘探求,并经过认真地汇兑和整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很值得关注,明确提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
  科学发展观提出已近十年,在十七大上就被写入党章,但十八大首次将其明确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因此重要性和地位大大提升。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是十八大和十八大报告一个最大亮点。赋予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历史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是十八大的重大贡献。
  报告最大的亮点和创新是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大会的主题,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问题。我们想继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虽然十七大报告就提出生态文明,但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报告还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
  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