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法国农业的发展及其问题

法国农业的发展及其问题

时间:2011-02-08 17:3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1950~198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2.5%,超过美国、日本、原联邦德国和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0~199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2%,仍超过日本、原联邦德国和英国,并大大超过本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0.2%)。

法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国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大部分为肥沃的壤土,利于耕作。耕地面积达182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3%,超过德国、英国和丹麦三国耕地面积的总和。人均耕地0.32公顷,为德国、英国人均耕地的2.7倍。气候温和多雨,水热条件适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超过285天。草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达117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1.3%,大部分地区可常年放牧。法国多种气候类型与不同的地形相结合,为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虽然法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但1968年以前,法国一直是个农产品净进口国,所以,法国农业迅速发展的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比进程中,首先从机械化着手,拖拉机的拥有量从1948年的10万多台,增加到1987年的152万台,增长了14倍;联合收割机从1957年的3万台,增加到14万多台,增长了近5倍,使法国农田机械的拥有量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前列。现在,法国的田间耕作、植物保护、收获、储存、畜牧业的给食装置、打扫装置、畜禽产品的收获装置,挤奶等都实现了机械化。同时,逐步实现了化学化,家禽、作物良种化和电气化。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利用。在通过对全国土壤进行普查立档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达299公斤,为世界平均施用量的3倍,并注意配合有机肥的施用。良种的培育,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扩大了作物的种植范围,如耐寒、早熟玉米的育成,使玉米突破了北纬47°的种植北界,跨越了卢瓦尔河,扩展到北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960年法国一个农业劳力可养活10.5人,到80年代,可供养人数增加到36人。

第三,欧洲共同体农业政策的实施,农产品以统一价格在共同体内自由流通,对外筑起关税壁垒,并实行保证价格和出口补贴,大大扩大了法国农产品的市场,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第四,法国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刺激了农业的发展。如发放农业低息贷款,增加农业投资,保证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支持和鼓励土地的集中化,国家通过银行直接收买小块土地,再卖给或租给大农场主,同时建立“调整农业结构社会行动基金”鼓励老年农民领取终身金,放弃耕作,把土地出租或出卖。

第五,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规定申请经营农场的农民必须具有农业中学的专业毕业文凭,才能得到国家优惠待遇。

法国政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付出了巨大代价,成绩卓著,但也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第一,由于法国缺乏能源;农业发展所需的石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加之法国农场规模小,仅及美国农场平均规模的15%,所以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投资率(年固定资本投资/年农业增加值)也高,使得农民负担重。

第二,由于欧共体的农业价格保证政策和农业出口补贴,刺激农民每日扩大生产,至使出现“奶油、谷物成山”、“葡萄酒成湖”的严重农产品过剩现象。每年为处理过剩的农产品花费了大量资金。

第三,为改变农产品过剩问题,欧共体要求法国缩减农产品生产;同时欧共体内部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农产品生产成本低于法国,使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对法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

第四,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老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问题日趋严重。


  本文标题:法国农业的发展及其问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5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590.html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法国农业的发展及其问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法国农业的发展及其问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