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理论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理论地理学 > 地表形态有序

地表形态有序

时间:2010-01-29 02:1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地表形态有序

  地表形态通常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地理现象,但却可以看成是一种动态的熵变行为。从全球规模来看,地表形态的有序与无序过程,总是纠葛在一起,在相当长的时间间隔中(以地质年代计),表现出总体相持的水平。但是针对某一地区或区域来讲,则可能是无序方向占据优势地位,也可能是有序方向占据优势地位。笔者比较赞赏萨依德格(Scheidegger)的观点,即地表形态的对立性原理(principleofantagonism)所阐述的基本内容。

  地表形态随着时间的改变,长期以来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戴维斯根据地貌发育阶段所建议的侵蚀轮回,表明了研究者的初期认识。对实际的地壳构造运动与侵蚀作用二者所组合的综合反映,瓦·彭克在1924年曾进行了讨论。塔达在1934年应用定量的概念讨论了地表形态的发育阶段,并且创立了图解法以阐述山顶高度与地形起伏间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采用测高法(剖面法)或数学模型加以探讨。阿奈尔特(Ahnert)则提出“剥蚀速率比例于造成地形起伏的能量”,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地形起伏随着绝对年龄变化的状况。奥马里(Ohmori)以平均高度、起伏和剥蚀率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地表形态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在如上的研究中,起伏这一术语,作为一种参数,表征地表形态特点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通常还可以使用起伏能、起伏率、高度的耗散等名称。笔者更以熵变和有序去说明地表形态综合反映的实质,起伏的平均状况在统计学意义上,可以用每一个个体点(区域网络中的每一个点)的表面高度的宏观趋势,或以其微观数目的计量来判断其有序程度,并且模拟出此种有序的递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假定无序之源(地壳构造运动)的突变性质和离散性质,而且其离散的步长要远远高出有序行为(连续的、渐变的)的时间尺度。

  为了说明这一点,建议使用一种三维模型来表达地形发育,该模型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的基础上:在一个正方形面积内,表面高度的频率分配当中,一个给定点的相对位置在地表形态发育变化(即在向有序转化中,表征了两次突变之间的熵变行为)的任何阶段均保持常数。该模型对照实际的地表变化过程,可以作出地表形态结构变化的满意解答,从而使其成为理想的解释模型之一。地形起伏随着区域平均高度降低的变化,可以由模型图块直接表示。由此证明,在地壳构造运动(无序之源)相对稳定期内,一个区域的地表形态随着绝对年龄的增加,它所遭受的侵蚀(主要由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提供负熵)所致的地表形态有序。所作出的地表高度的耗散,与实测的地表剥蚀率之间,有着肯定的内部关系,这就为地表形态变化的模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一)地表高度的“耗散”过程

  一个区域地表平均高度和该高度的耗散之间的关系,服从于以下的函数,并且可以由日本山地的形态起伏分析资料所证明:

  

  在该式中,

  D=1平方公里的单位面积内,表面高度频率分配的标准差,亦称“高度基础耗散(米)”;

  

  a和b为常数。结合所引用的日本资料(图2-10),由回归分析所得的最佳拟合中可知:

  a=0.6907;b=0.9219

  

  将式2.2代入式2.3,得到一个方程
  本文标题:地表形态有序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8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表形态有序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表形态有序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理论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