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100处地球新景观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100处地球新景观 > 爱因斯坦天文台

爱因斯坦天文台

时间:2010-01-29 03:0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83.爱因斯坦天文台
1917 年德国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意义深刻,影响极为广泛
的广义相对论学说。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为他
继续从事天体物理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化和证实他所提出的相对论理论,
1920 年,著名的德国建筑师、年轻的门德尔松设计了爱因斯坦天文台。
天文台位于前民主德国,即现在统一后的联邦德国的波茨坦市。这座天
文台完全是为爱因斯坦而建造的,它的设计和结构也的确博得了爱因斯
坦本人的极大赞赏。爱因斯坦曾激动地赞美它是“有机的”,“由此为
建筑师打开了全新的前景,是一个本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和造型艺术上的
纪念碑”。
门德尔松当年为设计这个天文台耗尽心血。虽然他并不真正懂得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但他很明了相对论对一般人来说是个既神秘又深奥的
理论。抓住了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这一印象,门德尔松在许多不成熟的
思想和草图的基础上,终于设计出了这座新颖奇特的建筑物。
天文台建在一个很小的地面上,在外形上,它具有现代工业设计中
普遍采用的流畅明快的流线型,又很具有方向型。以入口处的主体,墙
面和屋顶以及几层科研房间之上的是冠状的观测台浑然一体,而曲线型
的门窗又都很像一艘舰艇的指挥楼的窗子,又有一点像现在纷纷传说的
不明飞行物(UFO)的形状和结构。为了便于爱因斯坦研究工作的进行,
在塔楼里安装容纳了一个望远镜,这个望远镜装在垂直轨道上,把宇宙
射线直接地引到设在地下的实验室里,便于实验研究之用。这个塔楼构
成了整个建筑物的纵向轴线,其他空间对称地安排在这条轴线的周围,
使天文台具有了很强的方向感。天文台的造型造成了好象是由于快速运
动而形成了建筑在形状上的变形这种错觉,它的那种类似舰艇指挥楼的
外观,同样都象征了新时代的“劲力”和“速度”感,同时说明了爱因
斯坦及其相对论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们使人类在未来的
行程中有了动力和速度,有指明的方向和途径。
天文台的建筑原料原来是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后的影响,实际工程施工时改为砖砌的,表面抹了一层灰土。
但这种施工并没有改变原来想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所造成的灵活应用性
(即无边界和形式自由的特点)而使建筑物具有的强烈的可塑性。天文
台仍然类似一尊雕塑,仍然使人联想到爱因斯坦的杰出贡献而具有强烈
的纪念性。
爱因斯坦天文台这座别致的流线型建筑物为以后的工艺设计中的流
线型设计提供了模本和榜样,它真不愧为最有代表性的表现主义建筑。
它的设计,即受当时的未来主义的巨大影响,又超脱了它们的严格束缚
而独具一格地创造了爱因斯坦天文台这样杰出的雕塑性的建筑。
  本文标题:爱因斯坦天文台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guan/962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guan/9620.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爱因斯坦天文台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爱因斯坦天文台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