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评议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评议

时间:2010-05-11 18:5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7.3.6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评议

  (一)分析评议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经常进行相互听课,观摩切磋,研究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听课就需要进行分析评议,以利于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了解教学效果,也可锻炼分析课的能力。平时教师间的听课,有经验的教师听新教师或实习教师的课,教研室或学校领导检查了解情况的听课,一般都是口头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或改进意见。而大型的观摩课(或称公开课),参加人数较多,或实习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分析评议规模较大,也较正规。还有为了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如使用新教材或某项教法)而进行的研究课,也需要就某些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应在听课过程中认真记录,在分析评议过程中认真发言,听取他人分析评议的意见,这对提高业务水平是极有帮助的,听课是学习,参加分析评议会也是重要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分析评议的内容及标准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要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文字表达需准确、具体。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容量适度。知识系统明确,结构清楚,突出教材重点,解决教材难点,有效地利用时间。对教材分析深度适当,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科学、准确、熟练地讲清地理事实,说明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补充和联系的地理知识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学需要,教材处理得当。

   3.能力培养 重视指导学生读图、填图和运用分析地图,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动手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和地理思维能力,注意完成教材中基本训练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地理特征的能力;重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进行思维训练。

   4.思想教育 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教育和地理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教育,以及全球观念和世界意识的教育。

   5.教学方法 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注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重视信息的双向、多向交流,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和谐,掌握较多的反馈信息。

   6.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图像、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运用熟练、得当,有效地发挥这些直观教具的作用;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勇于实践,收效显著。

   7.教学能力 教学语言准确、流畅、生动、形象,逻辑性强;板书工整,布局合理,并能适当结合板画或板图;教态亲切、大方,富有感染力,有较强的组织教学和应变能力。

   8.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项目的要求;通过课堂提问、讲授、复习、练习等,反映出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所讲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效果良好。

   9.其他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全面,教学在某些方面的特色突出;教材分析中的独到之处,或教法设计中的创新,构思新颖,有自己设计的教具等。

  以上几方面在评议时可有所侧重,不一定面面俱到,应有一个综合性意见,找出主要成绩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分析评议要根据有关教学理论,有理论依据,要针对实质问题,把课上反映的现象提高到教育理论、教学原则高度去认识,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分析评议水平,改进地理教学。进行自我分析时要先简述备课思路及对教材的体会和教法设计的构思过程、设计意图,在处理教材中的想法。其次说明在教案实施中的成绩和问题,完成计划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简要分析。自我分析要实事求是,要诚恳虚心,发言时间不宜太长,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可作简单表态。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评议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cai/1312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cai/1312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评议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分析评议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