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江西省(JiangxiSheng)(3)

江西省(JiangxiSheng)(3)

时间:2010-01-29 02:4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北及中部丘陵区也广泛开发,并陆续设置县治。粮食、茶、麻等作物有很大
发展。当时,浮梁(今景德镇市)茶叶已为著名商品。纺织、陶瓷以及银、
铜、铁、铅等采冶业均有所发展,商业渐发达。唐代为发展对外贸易,再度
开辟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各国使臣也沿此路线利用长江水运辗转
抵长安。故南昌、九江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昌南(景德)镇瓷器则已
名闻天下。
南宋及元初,省境陆续兴修了多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中原人口再次大批南迁入境,偏僻山区逐渐开发。在农业较发达地区,农作
物生产开始萌发专门化过程,北部地区小麦种植普遍,茶叶产地日增,婺源
茶叶誉为绝品;朱橘、柑橘、金橘运销京师;景德镇成为闻名全国的瓷都,
瓷器远销欧洲。南宋后,渐为中国瓷器制造业中心之一。
明、清时期,省境民屯普遍,水利工程又有更大257257 发展。明初垦荒
面积曾达43 万余公顷;手工业以冶铁、炼铜铸币业著名;手工造纸遍布各地;
制瓷业日趋发达,到明初官窑、民窑已近3000 余座,年可产瓷器数十万件。
除南昌、九江外,清江、吉安、临川、赣州等自明代起亦成为较大都邑。九江商业尤为繁盛,被列为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景德镇、樟树镇、
河口镇、吴城镇,均以手工业或商业、航运发达而号称江西“四大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 年九江辟为商埠,1861 年正式开埠通商。尤当
长江航运兴起后,九江成为江西最大物资集散中心。至清末,九江逐渐取代
了南昌的经济地位。此后,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江西已有所发展的茶叶、
粮食、烟叶、苎麻、蓝靛等的生产备受排挤减产。已有一定基础的纺织、造
纸、瓷器等手工业遭严重打击。近代工业落后,唯煤矿和钨矿的开采略具规
模。1898 年萍乡煤矿大量开采,为便于煤炭外运,1905 年修筑了萍(乡)株
(洲)铁路。1908 年萍乡煤矿并入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同年又修筑了
南浔铁路。同时省内丰富的钨矿资源亦深受帝国主义掠夺,从1917~1918
年开始大规模土法开采赣南大庾、西华山一带钨矿,此后又扩及龙南、全南、
崇义等县共30 多个矿场,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至1923 年汉阳铁厂停办之后,
萍乡煤矿产量大幅度下降。
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后,特别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江西成为中
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中心。直到1934 年10 月红军开始
长征,红军主力才撤离江西。在此期间,南京国民党政府对革命根据地进行
了多次“围剿”与疯狂破坏,致使人口大量流散和死亡,经济发展滞缓。1936~
1937 年随浙赣铁路的建成,大大加强了江西与苏、浙、沪等地的联系。1939
年日寇入侵,江西经济日趋萧条。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西原
有工业破坏无遗,全省粮食产量较抗战前最高年产量减少60%,森林面积缩
减30%,70%的油茶林面积及85%的茶园面积陷于荒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全省经济方得到恢复和发展。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全省人口约为3771.0281 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226
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以鄱阳湖南侧的南昌、樟树、抚州一带人口最
为稠密,每平方公里超过500 人,次为浙赣铁路沿线的萍乡、宜春、上饶、
广丰、玉山一带以及赣南的赣州、南康和沿江、湖的波阳、九江等城市邻近
地区,每平方公里也达400 人以上;边缘山区每平方公里则不足百人。
在省境总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79.60%,城镇人口占20.40%。江西是中
国民族构成较单纯省份,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回族近8000 人,畲
族7000 余人,另有满、壮、苗、瑶、蒙古、侗等民族。除回族多住城市外,
少数民族大多分散居住在赣东北和赣南山区,以务农为主。
经济概况20 世纪50 年代以前,江西为农业省,经济基础薄弱。50 年代
  本文标题:江西省(JiangxiSheng)(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88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88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江西省(JiangxiSheng)(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江西省(JiangxiSheng)(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