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江西省(JiangxiSheng)(2)

江西省(JiangxiSheng)(2)

时间:2010-01-29 02:4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量1341 毫米。年降水季节分配是4~6 月约占42~53%。降水的年际变化也
很大,多雨与少雨年份相差几近一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及年际变化大是导
致江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水文省境地形南高北低,有利于水源汇聚,天然水系发育,水网稠密,
降水充沛,但各河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对航运略有影响。全省共有大小河流
2400 多条,总长度达1.84 万公里,除边缘部分分属珠江、湘江流域及直接
注入长江外,其余均分别发源于省境山地,汇聚成赣、抚、信、鄱、修五大
河系(见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最后注入鄱阳湖,构成以鄱阳
湖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其流域面积达16.22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
的97%。鄱阳湖是中国第1 大淡水湖,连同其外围一系列大小湖泊,成为天
然水产资源宝库,并对航运、灌溉、养殖和调节长江水位及湖区气候均起重
要作用。
土壤与植被红壤和黄壤是全省最有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壤。以红壤分布最
广,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具有“瘦、酸、粘”和“板结”的特性,
需改良和综合利用。黄壤常与黄红壤和棕红壤交错分布。此外还有山地黄棕
壤,而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面积则很小。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是
重要旱作土壤,此外有冲积湖积性草甸土,亦称草洲土或潮沙泥土。石灰石
土面积不大。耕作土壤以水稻土最为重要,面积达200 多万公顷,几占全省
耕地的80%。江西植被类型多样,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主
要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组成南北存在一定差异。南部有较多的热带植物
区系,北部则掺杂有不少暖温带区系,并逐渐向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类型过渡。山区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全省拥有近300 种世界珍稀动植物,至1988 年底,全省共建有33 个自
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93 平方公里。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江西大致分属2 个自然地理区: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鄱阳湖周围属此区的两湖平原亚区。
位于省境北部,以面积广大的湖积、冲积平原为主,仅四周有比高约20~30
米的红土波状地。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为红壤及水稻
土。植被为含落叶阔叶林成分的常绿阔叶林,目前多被人工植被所替代。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全省绝大多数地域属此区。可
分为4 个亚区:
①赣东北低山丘陵亚区。以怀玉山和武夷山为主,山间散布有众多的红
色盆地,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②赣中南丘陵亚区。以红色盆地与砂岩
丘陵相间分布为特征,主要盆地有吉安—泰和及永丰—崇仁盆地等。天然植
被多已遭破坏,以杉、马尾松和毛竹为主的人工林最为常见。除粮食及木材
外,油茶、茶叶、柑橘也很重要。区内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③
赣西低山丘陵亚区。由东北—西南走向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
诸广山及其间的宽广谷地组成。谷地利于农业生产。山地是华中木材、竹、
茶、苎麻、油茶生产基地之一。④赣南山地亚区。地形以属南岭的大庾岭和
九连山为主,山势高峻。气候湿润温暖,植物繁盛,垂直分异显著。森林资
源较丰。
发展简史
江西历史发展渊源甚早。春秋战国时代,大部分先属越,后属楚。秦为
九江郡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向五岭以南沿海扩展势力,在省境开辟了
通达岭南和闽越的通道。西汉时,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抚河沿岸谷地农垦逐
步兴起,南昌、九江开始成为江西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西晋末年,随中
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由北方迁入鄱阳湖周围地区的人口渐增,带来
了北方的先进耕作技术。至南朝时,江西已有大量粮食东运,成为当时南朝
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迨至唐代“安史之乱”
以后,省境不仅北部平原及南北通道沿线地区农业兴盛,而且东北、西
  本文标题:江西省(JiangxiSheng)(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88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88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江西省(JiangxiSheng)(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江西省(JiangxiSheng)(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