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时间:2016-08-01 18:2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天然气开发建设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⑶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 炭天然气
优点①开采成本低②储存、运输方便③价格便宜①清洁②使用方便③燃烧效率高④比较价格低
缺点
①使用不方便②燃烧效率低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①开采、储运难度大②技术要求高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sheji/6968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sheji/6968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