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时间:2019-01-04 12:2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

运输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

运输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

运输

优点

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3.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点:如车站、港口、航空港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2)类型主要按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

(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

(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

(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图文拓展〗

1.公路与运输距离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公路运输能实现“门到门”服务,且容易装车,对商品损伤较小,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工具,适于中短距离运输;但在缺少铁路、交通不便的山区、高原,公路运输也适宜长途运输。

2.集装箱与专业化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集装箱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3.山地对交通线的影响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山地起伏大,交通线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路要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从背斜部位穿过,避开断层带)。

4.以桥代路的目的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以桥代路在人均耕地少的地方是节约耕地;在冻土、黄泛区是防止地质灾害对铁路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移通道;在城市是为提高交通通达度。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考向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特   

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

水路运输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铁路运输

较快

投资大,占地广

公路运输

较慢

短途运输成本低

航空运输

投资大

管道运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投资大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活

铁路←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管道←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

(2)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运费铁路——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018届山西长治二中、晋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千米,连接甲、乙两城市间有三条交通线路,下图为甲、乙两城市间三条交通线的海拔随距离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线路L1、L2、L3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A.高铁、高速公路、国道 B.内河航运、航空、省道

C.高速公路、高铁、省道 D.高铁、航空、村村通公路

2.线路L2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则L2

A.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B.运价最低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千米

【答案】1.C  2.A

【解析】1.从图中看L2线路海拔较低,只有78米左右,不可能是航空,可排除B、D;国道以直达为主,距离较短,L3距离较长且盘山而建,最可能是省道,C正确。故选C。

2.从图中看L2线路海拔较低,只有78米左右,不可能是航空,距离最短,L2为高铁。高铁速度快,为了保证安全,线路一般较平直,为了解决地表起伏、少占农田等问题,沿线多桥梁和隧道;高铁速度快,技术要求高,运价较高;为了提高速度,沿线停靠站点少;终点与乙城的距离从图中读不出来。故选A。

考向二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3)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应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施工难度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占用耕地

占用良田多少

生态影响

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影响等

3.水运航线区位条件

(1)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城市分布;②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市场需求量。

(2)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地形,河流水量平缓利于通航;②气候条件:气温决定河水有无结冰期;降水多少与季节变化决定河流流量大小和变化。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018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成贵高铁起于成都市,途经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昭通市、毕节市,止于贵阳市,全长约632.6公里,总投资约780亿元,为新建客运专线。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成贵铁路修建中,将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将不涉水,如鸭池河大桥。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与成贵高铁走向图。据此完成1—3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

①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  ②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③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④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D.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3.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的原因是

A.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 B.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C.利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 D.利于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

【答案】1.C  2.D  3.A

【解析】1.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①对;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说明地形崎岖,工程量大,造价高,②错;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③对;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④对。故选C。

2.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隧道有183座,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地质复杂,D对。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2000米左右,没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问题,A错;位于湿润区,没有戈壁广布、风沙严重现象,B错;我国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足,建筑技术水平高,C错。故选D。

3.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原因是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A对。大桥桥墩不涉水,对建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加大了工程量,增加了工程造价,B错;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无关,C错;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不是增加工程难度修建大桥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A。

考向三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1.港口区位因素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和选址要求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水深和水域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布局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社会、

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靠近城市或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答案】1.B  2.A

【解析】1.图中河流呈一定程度的弯曲,整体上老城区和原有码头都位于河流的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不易淤积,利于码头修建。故选B。

2.图中显示待建码头位于多条交通线交会处,则该待建码头起到了区域水运与陆运交通衔接的作用。另外,也可从题干中“区域交通格局改变”这一信息来得出答案。故选A

考向四  交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

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答题思路主要有:

角度一  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如下。

区域定位条件进行会经济条件然条件和社素分析点的区位,进行区位因

角度二  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如下。

区域定位条件进行与城区关系等地区,交通线的位置析和评价两方面进行分

〖模板构建〗

1.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答题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水文、气候

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

经济因素

资源、经济、

科技、人口

××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

社会因素

就业、国防、

民族团结、

脱贫致富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

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

角度

关键词

答题思路

陆域

地形、交通、

经济腹地、

城市依托

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水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水域

航道、停泊、

避风、冰期

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泥沙含量大,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位于峡湾,避风、避浪;无冰期(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2)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解析】(1)注意本区域为沿海地区,则水运包括河运、海运两方面;结合图中河流走向,以及材料中的文字材料来分析即可。

(2)图中显示H港位于M河入海口处,且连接沿海运河,具有优越的位置优势;材料中又提及M河纵贯南北,是该国重要航道,结合港口区位条件中的经济腹地因素,则又具有腹地广的优势。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长度,下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下列关于图中运输里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年间,四种交通运输里程均有提高

B.公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

C.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增长率最高

D.2001年起,民航运输里程超过铁路运输里程

2.图中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体现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

A.速度慢 B.运价高 C.灵活性强 D.连续性差

3.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讫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华北平原地区国道的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

A.河网密度小 B.聚落密度大 C.农业规模小 D.工业规模大

(2018届河南省长葛市长葛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航运业的基地,也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2017年1月,由中远海运集团启运的装载有中国集装箱的货运列车,经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顺利抵达了匈牙利铁路货运公司在布达佩斯的货场,标志着连通中国与中东欧地区货物联运的中欧陆海快式联运正式开通。读图完成4—6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4.中欧陆海快式联运通道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海运 B.河运 C.铁路 D.公路

5.与传统航线相比,中欧陆海快线的明显优势是

A.货物中转次数减少 B.运输量增大

C.单位距离运输成本降低 D.运输时间缩短

6.中欧陆海快线开通明显有利于

A.扩大欧洲对华投资 B.降低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C.加强中欧经贸联系 D.改善中欧间陆路运输条件

展线指的是在铁路修建时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到达终点的铁路建设技术。下图为20世纪70年代我国修建的成昆铁路某路段展线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7.下列关于图中铁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明至成都的铁路线经过的地区地势呈上升趋势

B.成都至昆明的铁路线经过的地区地势呈下降趋势

C.成昆铁路线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

D.成昆铁路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8.成昆铁路线设计展线的原因或目的可能是

A.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型工程机械缺少 B.劳动力短缺

C.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D.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9.图示铁路线上的跨河桥梁和路基常遭到毁坏,导致该铁路线桥梁和路基毁坏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火山活动 B.泥石流 C.台风 D.地震

(2018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印尼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称为“中国高铁第一单”,项目已于2016年1月22日正式开工。下图是雅万高铁沿线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0.中国国内可供雅万高铁建设借鉴成功经验的高铁线路最可能是

A.海南高铁 B.京沪高铁 C.兰新高铁 D.沪昆高铁

11.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落差 B.社会需求 C.河流流向 D.自然灾害

12.高铁建成前,雅加达和万隆之间原有的运输方式是

A.内河运输 B.海洋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2018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调研考试)我国南方某城市有一小段人工隧道(下图),长百余米,顶高十余米,隧道两侧是低缓的小山丘(相对高度约二十米),隧道顶部与山体表面都有茂密的植被覆盖。据此完成13—14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3.该城市隧道的核心功能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调节城市车流量 C.缩短各功能区距离 D.保障城市行车安全

14.在该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挖开山体后又把两边小山丘连接起来并在顶部覆盖植物,其主要目的是

A.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C.防止泥水渗漏堵塞隧道 D.保持山体生态系统完整

(2018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7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由中方运营的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了!当天下午3时许,中远“惠灵顿”轮从新建的瓜达尔港出发,将来自新疆喀什的货物,转运到非洲。瓜达尔港正式开航意义非凡,将彻底改变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助力中国突破马六甲海峡的钳制,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15—17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5.材料所述时间,“惠灵顿”轮航行途中下列地理现象最不真实的是

A.出发前,“惠灵顿”轮上的中国国旗飘向东北方

B.“惠灵顿”轮船此次航行为顺流

C.瓜达尔港港口附近海水盐度比波斯湾内海水盐度低

D.瓜达尔港当地建筑多以圆形穹顶的建筑为主

16.建设由瓜达尔港通往喀什的铁路和管道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①沿途基础建设落后,物资补给不方便  ②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

③当地劳动力短缺且技术水平落后,无法为施工提供支持  ④冻土层广布,难以施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有专家指出,目前,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原因可能是

A.该国资源与我国互补性不强

B.该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

C.该港口的水深较浅,不适合大型船舶停靠

D.港口所在国劳动力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潜力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安平桥是修建于南宋时期的跨海石桥,位于福建省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水流缓的浅滩采用方形桥墩。古代,安平桥不仅沟通了安海湾东西两岸的交通,桥面还被作为码头,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下图为南宋时期安平桥位置示意图及安平桥景观图。读图,完成18—20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8.安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9.安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减少桥底对水流的阻力,以防泥沙淤积

B.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C.增大桥涵空间,加大水流通过量,以防洪涝

D.增大流速,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

20.与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是

A.桥梁坚固,便于马车通行 B.海湾宽阔,可停泊船只多

C.桥面居中,便于增大码头辐射范围 D.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

(2018届云南省保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汉班托塔深水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港于2007年10月起由中国援建,2012年开始运营,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2017年7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购得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简图。据此完成21—23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1.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河网稠密 B.北部河流流速较南部快

C.西南部降水量远多于西北部 D.森林广布,土壤呈碱性

22.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

A.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 B.为河口港,可实现河海联运

C.陆域广阔,经济腹地大 D.港口建设带动我国国内就业

23.关于中国接管汉班托塔港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西行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站 B.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C.有利于扩大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海外市场 D.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印度的交流合作

24.(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摸底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阳山水蜜桃产于中国著名桃乡江苏无锡市阳山镇(距无锡硕放机场40分钟车程),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历史,境内有大小阳山等4座山丘,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火岩层山,地质独特,含多种微量元素,特别适宜水蜜桃生长。阳山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而驰名中外,远销日本、美国。

材料二   下图为阳山镇交通示意图。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水蜜桃从阳山运抵美国多采用公路与航空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分析其原因。

25.(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企业承建,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蒙内铁路全长480千米,大部分路段与原有旧铁路贴近并行,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其采用单轨和内燃机系统,设计客运时速120千米,货运时速80千米。在工程建设初期曾依赖进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后来中方技术人员发现用当地的火山灰制作混凝土表现同样良好。下图示意肯尼亚区域及蒙内铁路分布。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分析蒙内铁路选线的合理性。

(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析蒙内铁路采用单轨、内燃机方案而没有采用更先进的双轨、电气化方案的原因。

(4)分析用火山灰替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的积极影响。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2017年海南卷)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下图)。据此完成2—3題。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2.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

3.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5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B.经济 C.地形 D.人口

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2015年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6.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8年北京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8.(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9.(2017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结合图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10.(2016年北京卷)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12.(2015年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 km/h、40 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13.(2015年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分别指出其相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的突出优点。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考点冲关

【答案】1.C  2.C  3.B

 

【解析】1、图中显示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由大约50万千米增加到160万千米,在四种运输方式中增长率最高,故C正确。内河航运里程有所下降,故A错误;图示期间民航运输里程提升幅度大于公路,故B错误;注意图示民航航线里程与铁路里程的坐标轴差异,民航航线里程一直大于铁路里程,故D错误。

 

2.里程数量大,说明可到达的区域更广泛,则更具有灵活性。故选C。

 

3.华北平原的里程比大于东北平原,说明起讫点间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华北平原公路实际长度大于东北平原,则说明路网较稠密。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人口密度较大,聚落较多,而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公路一般要连接居民点。故选B。

 

【答案】4.A  5.D  6.C

 

【解析】4.由资料可知,中国的货运列车先经海运到达希腊,再经铁路运输到达布达佩斯,海运距离长。故选A。

 

5.由图可知,传统航线是海运经过非洲南端到南欧,再经公路运到布达佩斯,中欧陆海快线与传统航线相比,明显优势是运输时间缩短。故选D。

 

6.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可加强中欧经贸联系,促进中国货物更快、更多地进入欧洲市场。故选C。

 

【答案】7.D  8.A  9.B

 

【解析】7.结合图中地势高低来看,图中昆明至成都的铁路线(是从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由于有展线,经过的地区地势先上升后下降,A、B错误;与昆明相比,成都纬度较高,经度略偏东,成昆铁路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D对、C错。故选D。

 

8.展线指的是在铁路修建时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到达终点的铁路建设技术。成昆铁路线设计展线的原因或目的可能是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型工程机械缺少,A对。我国劳动力丰富,B错;该地海拔较低,没有终年雪峰,C错;展线延长线路,增加耗时,不便于人们出行,D错。故选A。

 

9.成昆铁路沿线地处西南山区,气候湿润,降水多,地表起伏大。铁路线上的跨河桥梁和路基常遭到毁坏,主要的自然灾害可能是泥石流,B对。线路修建一般避开火山活动、地震多发地段,不是主要原因,A、D错;位于内陆,不受台风影响,C错。故选B。

 

【答案】10.A  11.B  12.D

 

【解析】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主要因素,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10.中国的高铁建设能力强大,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管理经验最丰富的高铁网络,中国具有在多种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建设运营高铁的丰富经验,包括建成世界最南端、与雅万高铁在气候和地质条件上非常相似的海南高铁。故选A。

 

11.读图可知,图中雅万高铁线路走向沿着城市布局,方便人们出行。故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故选B。

 

12.雅加达和万隆之间多山地地形,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故高铁建成前原有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故选D。

 

【答案】13.C  14.D

 

【解析】13.该隧道在城市中,是从中间开凿整个山体,方便了城市功能区间的联系,因此该城市隧道的核心功能是缩短各功能区距离,C对。开凿山体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错;隧道在城市内,不能调节整个城市的车流量,B错;开凿隧道,不能保障城市行车安全,D错。故选C。

 

14.在该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挖开山体后又把两边小山丘连接起来并在顶部覆盖植物,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岩层裸露,保持山体生态系统完整,D对。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不大,A错;高差小,发生泥石流可能性小,B错;顶部覆盖与防止泥水渗漏关系不大,C错。故选D。

 

【答案】15.A  16.A  17.B

 

【解析】15.出发时间是11月份,正值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国旗飘向西南方,A不真实;此时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逆时针方向,“惠灵顿”轮此次航行去非洲,为顺流,B真实;波斯湾海域封闭、气候干燥、蒸发强烈,盐度高,与波斯湾相比,瓜达尔港附近海水盐度低,C真实;瓜达尔港当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圆形穹顶建筑是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之一,D真实。故选A。

 

16.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铁路沿途基础建设落后,物资补给不方便,①对;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②对;该国人口众多,当地劳动力丰富,③错;图示可以看到,沿途主要景观热带沙漠气候区,北部跨越青藏高原冻土地段少,④错。故选A。

 

17.目前,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原因可能是该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优势未能发挥出来,B对。该国矿产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与我国互补性强,A错;该港口的水深较深,是深水港,适合大型船舶停靠,C错;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D错。故选B。

 

【答案】18.A  19.B  20.D

 

【解析】18.采用“睡木沉基”方法建起的桥墩,一般都在浅水区,安平桥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是枯水期,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月份是1月,A对;其它月份水位较高,不是最适宜时间,B、C、D错。故选A。

 

19.安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B对。目的是保护桥墩,保护石桥,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不是主要目的,A错;船形桥墩,对水流的影响小,不能提高上游枯水期水位、不能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C、D错。故选B。

 

20.平安桥位于浅滩区域,与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是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D对。桥梁坚固,不如两岸陆地利于马车通行,A错;海湾宽阔,不便于躲避台风,B错;桥面平整,不如河岸面积宽阔、利于货物堆放,C错。故选D。

 

【答案】21.C  22.A  23.D

 

【解析】

 

21.斯里兰卡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北部等高线较南部稀疏,坡度较缓,河流流速较南部慢;西南部位于夏季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远多于西北部,C正确;森林广布,土壤呈酸性。

 

22.由材料“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可知汉班托塔港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A正确;从图中看该港口距河口有一定距离,不是河口港,无法实现河海联运;陆域为小岛,面积较小,经济腹地小;港口在斯里兰卡,建设不会带动我国国内就业。

 

23.汉班托塔港属于斯里兰卡,对我国与印度交流合作无关,D叙述错误。故选D。

 

24.【答案】水蜜桃容易腐烂变质。从阳山到机场有便捷的公路线,公路运输装卸方便、周转快;航空运输速度快,中国距美国远(水蜜桃价格昂贵)。

 

【解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从运输的货物种类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角度分析。水蜜桃属于水果,容易腐烂变质,到机场过程中需要便捷的公路运输,向美国市场运输要采取快速的航空运输方式。

 

25.【答案】(1)与现有铁路并行,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设施,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减少对国家公园保护区的二次破坏;连接城市多,沿线运输需求量大;线路短,降低建设成本,节省运营时间。

 

(2)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干季淡水缺乏,湿季降水多;(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野生动物,蚊虫侵袭。(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电气化双轨铁路投资大,肯尼亚经济落后,资金不足;肯尼亚电力工业薄弱,电力供应不足;双轨铁路占地面积大,征地困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客货运输需求较小,单轨内燃机系统已能满足运输需求。

 

(4)铁路修建过程中,混凝土使用量大,进口粉煤灰费用高,该技术的运用有利于降低铁路修建成本;当地火山灰资源丰富,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火山灰的开采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铁路选线的合理性、交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影响交通线路建设标准的因素、火山灰替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的积极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铁路选线的合理性,可以从与原有线路的配合,建设成本,建设难度,线路长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由图示分析可知,蒙内铁路与现有铁路并行,这样在道路修建时,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设施,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该线路尽量避开国家公园,从而减少对国家公园保护区的二次破坏;该线路沿途连接城市多,运输需求量大;而且该线路短,降低建设成本,节省运营时间。

 

(2)蒙内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可以从地形地质、土壤、干季缺水、蚊虫侵袭等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要穿越山地、大裂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且沿途多草原气候,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沿线可能会遭遇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建设标准的因素。由材料分析可知,蒙内铁路采用单轨、内燃机方案而没有采用更先进的双轨、电气化方案,原因需要从建设条件、能源条件、土地条件、客货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单轨与双规的投资可知,电气化双轨铁路投资大,但是由于肯尼亚经济落后,资金不足;电气化需要更为充足的电子资源供应,肯尼亚电力工业薄弱,电力供应不足;而且从占地面积上来看,双轨铁路占地面积大,征地困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肯尼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客货运输需求较小,从需求量上来看,单轨内燃机系统已能满足运输需求。

 

(4)本题主要考查用火山灰替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的积极影响。由材料分析可知,铁路修建过程中,混凝土使用量大,进口粉煤灰费用高,利用火山灰替代粉煤灰,有利于降低铁路修建成本;而且该地火山灰资源丰富,利用火山灰作为原材料,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而且火山灰的开采,还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直通高考

【答案】1.B

【解析】1.高速公路一般较少经过小的居民点,D错误;该高速公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车流量较小,A错误;两路段雾霾天气不严重,C错误;据图可知,该高速公路是从重庆到贵州的毕节,沿途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因此乙和丁路段平均限速较低,B正确。故选B。

【答案】2.D  3.D

【解析】2.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靠近哥本哈根机场,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所以利于海空交通是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故选D。

3.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故选D。

【答案】4.A  5.D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答案】6.C

【解析】6.与陆路运输相比,海运具有运输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灵活性不强;古代陆路交通不便,且到达东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陆上线路沿途地势起伏大,相比之下,海运更为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的破损;从图中可以看出,海运比陆运路程要远。故选C。

7.【答案】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分布特点:公路——密度平原大于山区,呈网状分布。

航空——机场主要分布于沿海,靠近城市。

水路——港口沿海分布,靠近大城市。

铁路——分布稀疏,主要在北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解析】据图例可知,该国有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可判断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海运。陆上交通线路的修建主要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因素。据图可知,港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沿岸,沿海分布,靠近城市。机场图例较多,且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铁路多分布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其中北部里程较长。公路线路较多,且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

8.【答案】(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该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东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材料缺乏,需远距离运输;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

9.【答案】(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10.【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解析】港口发展的条件从自然条件(港湾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经济腹地大小、城市依托及国际政策等)等来进行综合分析。

 

11.【答案】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解析】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术以及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作答。

 

12.【答案】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解析】路面平坦、顺直程度是设计交通线时速的主要依据,据此结合图示中个路段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13.【答案】比航空运输运费低,运量大;比海洋运输时间短。

 

【解析】“蓉欧快铁”属于铁路运输,但又不同于普通的铁路运输,一个“快”字说明了其主要特点。与航空运输相比,“蓉欧快铁”运费低且运量大;与海运相比,“蓉欧快铁”运速快,可大大缩短运输时间。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024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024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37交通运输布局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