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广东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广东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2018-11-06 19:1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高度发达的交通网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2.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种类多B.成本低C.新鲜度高D.品质佳

3.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完善了服务功能B.地域范围得到扩展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前提是当地拥有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B对。高度发达的交通网是影响因素,不是前提条件,A错。与剩余劳动力、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关系不大,C、D错。2题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绿色环保,品质更佳,D对。种类多、新鲜度高不是明显优势,A、C错。农产品的成本较高,B错。3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完善了郊区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农产品和休闲场所,A对。地域范围没有得到扩展,B错。绿腰带项目是保持郊区乡村的风格,对推动城市化进程作用不大,C错。没有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D错。

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5.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

A.地温B.积雪C.植被覆盖率D.日照时数

【答案】4. C 5. B

【解析】

考查黑龙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4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该省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故东部、北部的年均地面反射率分别增大、减小。对应的气温变化趋势与反射率成反相关即分别是下降、上升。故选C。

【5题详解】

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积雪多,积雪反射率高,所以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积雪。故选B。
  本文标题:广东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95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955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广东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广东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