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A. A
2.下面四幅图示意我国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可能为( )
A. ③①④②
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A. a b
C. a d
4.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 a b
5.下图是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南半球暖流 ②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B. ①南半球寒流 ②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暖流 ④南半球暖流
C. 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寒流 ④南半球暖流
D. ①北半球寒流 ②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暖流
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C代表的岩石是
A. 侵入型岩浆岩
C. 变质岩
7.图中④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8.下图为某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南半球温带地区
C.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 降水
C. 地下水
10.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为上游
A. ①③
11.关于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
B. 1990年至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
C. 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
D. 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增加
12.上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原因是
A. 远郊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
C. 中心城边缘区知名度不断上升
“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中1楼养鱼,2楼养猪,3楼种植西红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
A. 粮食需求
14.“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A. ①②
下图是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我国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科技水平高
C. 水利工程量大
16.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甲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 家具制造厂
C. 电子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下图为天然地表与城市地表水循环环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7.与天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
A. 蒸发量增加
18.为建设海绵城市,下列举措有效的是
A.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C. 加快城市住房建设
华为,于1987年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并把触角探向世界的核心市场欧美,目前以占领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为主,每年都有多款新品手机发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华为落户深圳主要是因为
A. 政策优惠
20.要推动华为从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走向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大力引进国外设备
C. 加大资金投入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分异规律。(6分)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_______。
(3)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3)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参考答案
1.B
【来源】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处于黄昏,也就是在昏线附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白天到晚上越过的为昏线,ACD为晨线,B项为昏线
【考点定位】晨昏线的判读。
【名师点睛】晨昏线的相关知识: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也叫晨昏圈.
2.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总是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都与经线圈斜交成一夹角,且夹角的最大角度为23°26′.
(5)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3.晨昏线的确定方法
(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被雨淋后的感觉
(2)时间法.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18时.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根据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移动规律,5月份在我国南海登陆,对应②图,6月份北移到江淮地区,对应③图,7、8月份移到华北东北,对应①图,9月份退回长江以南,对应④图。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正常情况下,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四月开始影响南部沿海,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而华北地区自开春以来,气温持续上升,蒸发旺盛而无降水补充,出现严重春旱;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结束。
3.B
4.D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读图,根据锋面移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图示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前进形成,冷锋是冷气团推动形成。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a c,B对。b d是冷气团控制,A、C、D错。
4.暖锋降雨在锋前,冷锋降雨在锋后,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b d,D对。a 位于暖锋锋后,c位于冷锋锋前,不在雨区,A、B、C错。
【考点定位】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5.C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5水体专题练习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等温线分布,①③图示越往北,温度越低,判断为北半球;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则①图洋流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判断为暖流;③图洋流由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判断为寒流。②④图越往北,温度越高,判断为南半球;②图洋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判断为寒流;④图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判断为暖流。
考点:本题考查洋流、等温线分布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的温度分布差异,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的关系等内容即可判断。
6.C
7.D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
6.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A为岩浆,B为侵入型岩浆岩,E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故选C。
7.④由C转变成A,表示由变质岩变为岩浆,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可知,④为重熔再生。故选 D
8.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较高,由此判断出该山的南坡为阳坡,山脉位于北半球,A、C错。亚热带地区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根据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可以判断山脉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故选B。
9.A
10.B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读图可知,图中降水量较多的时候,河流径流量也较大,故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降水补给。
10.读图可知,乙水文站相对径流量较大,应该为上游地区;甲水文站河流相对径流量比较平稳,故应该是受水库调节,径流量比较平稳,位于河流下游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水文站。
11.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年到2005年,上海市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而中心城边缘区先增加后减少,近郊、远郊人口均增加;2005年至2008年,上海市除中心城边缘区有所减少,其余区域均增加。故选D。
12.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远郊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随着近郊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吸引人口向此迁移;而中心城核心区逐渐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促使部分人口迁出。故选B。
13.C
14.D
【来源】[中学联盟]河北省安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宏志班)试题
【解析】
1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是“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 的关键因素,故选C。
14.“垂直农业”的发展,因其规模较小,所以不会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生产的农产品种类较多,很大一部分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可以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但是对于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没有多大影响,同 时“垂直农业”利用其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然灾害的冲击,有利 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垂直农业”可以节约耕地,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结合选择项可知,故选D。
15.C
16.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
15.读图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科技水平低,故A错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商品率低,故B错误,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实行精耕细作,机械化程度低,故D错误;
16.家具制造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故A错误,制糖工业是原料导向型工业,故B正确,电子厂是技术导向型工业,故C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坐标系的判读,常见的三角形坐标图具有如下2个特点: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是100%。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首先,沿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箭头。其次,在甲点作外围三个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相同,即画三个箭头,且这三个箭头所在线之间夹角为120°。那么这三个箭头所指的数字就是读数。
17.B
18.A
【来源】2017届江苏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与天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减少,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B正确。
18.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9.A
20.D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
19.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A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是新建城市,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此集聚,劳动力主要是外来移民,劳动力素质高低不同,排除B。华为落户深圳时,深圳特区发展早期,土地价格低,但不是吸引主要因素,排除C。当时的手机市场主要是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市场相对狭小,排除D。故选A。
20.
本题考查华为手机从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走向中高端手机市场的措施。中高端手机开发主要是研发,与设备关系不大,排除A。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是最有效的措施,排除BC。中高端手机的研发主要是依靠比较多的技术人员和比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D对。故选D。
21.(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
(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
(4)温带海洋性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精编版)
【解析】(1)根据图中经度值,可以判断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是从加拿大东部地区往西到西部内陆落基山山地地区,莱斯布里奇位于太平洋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所以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
(2)根据两地气候资料图可知,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量少。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和冰雪带。
(4)温哥华位于50°N太平洋沿岸地区、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沿岸受到暖流增湿作用,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所以降水量大。
考点:自然带分异规律、气候类型的成因。
【点睛】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
图示 |
延伸方向 |
更替方向 |
成因 |
典型地区 |
|
水平地域分异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
东西方向(平行于纬线) |
南北方向(垂直于纬线) |
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
低纬和高纬地区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南北方向(平行于海岸线) |
东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 |
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即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 |
中纬度大陆地区 |
|
垂直地域分异 |
|
水平方向(平行于等高线) |
垂直方向(垂直于等高线) |
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
纬度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
22.(1)地壳运动中岩层的断裂错动,导致岩体下沉凹陷,地势低洼水流汇聚形成湖泊
乙地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甲地有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因此乙地净流量季节变化小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1)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根据多瑙河的流向(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可知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据图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即地壳断裂下陷雨水汇集而成的湖泊。
(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位于匈牙利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联系。同时据图可知,有汽车工业分布的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
考点:地形特征、湖泊形成、河流水文特征和工业布局。
【点睛】分析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需要充分利用图例信息,图中在巴拉顿湖附近的西北侧是断块山,根据断块山的形成原理,另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断层一侧岩层下陷形成谷地,谷地地势低洼蓄水则形成湖泊。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2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