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5-11-10 21:3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1”,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1-2问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2米 B.18米 C.62米 D.20米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R1可自流输水
C.R2西流补给R3 D.R3可能有凌汛
3.图1几项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A.太阳能路灯 B.燃煤锅炉C.行驶中的汽车 D.地热发电
2015年7月29日,在印度洋的法属留尼旺群岛发现2014年3月失踪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的残片,该群岛距离此前MH370客机搜寻地点(澳大利亚西海岸附近)4000多千米。图1示意澳大利亚专家绘制的MH370客机残骸漂流预测图。据此完成4-5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MH370客机残骸漂流预测图绘制的主要依据为
A.盛行风风向 B.洋流流向 C.失踪区域天气状况 D.失踪客机航向
5.图示甲、乙、丙、丁四地,表示法属留尼旺群岛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2(a)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b)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图2(a)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7.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产自智利圣地亚哥附近的车厘子,色泽紫红、颗粒硕大,是近年来北京春节市场上的热销水果。读图3,回答8-9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智利车厘子热销北京春节市场的主要原因有
①夏季多雨,果实硕大多汁②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③反季节供应北京市场④地域封闭,污染和虫害少
⑤海运便捷⑥夏季日照长,果实品质好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⑥
9.阿塔卡马沙漠有世界“旱极”之称,主要原因有
①近岸受暖流影响,蒸发加剧②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③山地阻挡东部水汽进入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⑤受离岸风(东南信风)影响⑥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缺乏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回答10-11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北皆旱 B.南涝北旱 C.南旱北涝 D.南北皆涝
11.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冬季风减弱B.夏季风减弱 C.海陆热力差异减小D.温室效应加剧

二、非选择题
36.(2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描述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规律并简析原因。(6分)
(2)简析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10分)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从当地气候的角度,说出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8分)

37、(22分)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1单位:mm)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材料二:1963年,图1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2007年,该湖面积减少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材料三:西非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52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多,人口2.25亿,占非洲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2013年,西共体国家以的经济增长领跑非洲。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据图1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4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差异。(6分)
(4)目前西非经济共同体大部分国家在交通、电信、环保等领域还很薄弱。试分析其原因。(6分)


三、选做题部分
44.(10分)【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成效显著。久违了的蓝天、白云出现在市民眼中。据环保部统计,11月1日至12日,北京市空气中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媒体和网民将这种难得一见的好天气称作“APEC蓝”。
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APEC蓝”的出现向社会表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保住“APEC蓝”?


高三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
1-11、ACDBC CCCCC D

36.(24分)
(1)多分布在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冲积扇)(或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带。)(2分)
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较多(4分)
(2)有利:该地区盛行西北风(2分);甲地山谷呈西北东南走向(2分),大风日数多,风速大(狭管效应明显),风能资源丰富(2分);人口稀少,地价低(2分);风电开发历史悠久(2分);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2分),技术较成熟(2分),风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2分)。(任答5点得10分)
(3)该地气候干旱,晴天多(2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37.(22分)(1)由南向北递减;南部降水变率大,北部变率小;,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4分)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上游河段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6分)
(3)甲地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热量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乙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但光、热充足,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畜牧业、和旱作农业)分
(4)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产业结构不平衡;(6分)
44.“APEC蓝”的出现向社会表明,雾霾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4分)措施: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关停污染严重且一时难以治理的工业企业;构建更大范围的防控监测机制;制定或修订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采取更强有力的防治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6分,3点即可)
  本文标题: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72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7255.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华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