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人文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试题解析

人文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试题解析

时间:2014-10-30 09:3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1·课标卷35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2011·福建卷12题)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45题。

 

4.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5.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湿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2010·浙江卷56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7.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2010·山东卷1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9.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2009·宁夏卷78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 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二、综合题

 

122010·全国Ⅰ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132009·全国Ⅱ卷36题)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

 

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3题,巴西人口比美国少,且集中于东南部,其西北部还有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发,且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

 

2.D  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

 

3.A  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4.C  材料中写出增施肥料在山坡中效果微弱,但改成水平梯田后效果明显,最可能原因就是修建梯田前坡度大,肥料损失大,因此C正确。

 

5.B  将山坡改造为水平,从实际效果来看是农业增产,主要是提高土壤肥力的结果,因此选B.

 

6.B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河流特征可以判断出四地位置、气候,从而确定四地的经济作物。甲地位于台湾西部沿海平原,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甘蔗;乙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丙地位于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宜柑橘生长;丁地位于法国罗讷河下游,地中海气候,以葡萄种植著名。

 

7.D  经济作物显然属于商品农业、种植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甲、乙、丙三地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的集约化程度高,棉花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集约化程度也高,故四地属于集约化农业。选D

 

8.C  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选C

 

9.A  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选A

 

10.A  乙国位于东非高原上,因纬度低,海拔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充足,但水源不如甲国丰富。选A

 

11.D  鲜切花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受市场影响显著,但很难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甲国(荷兰)花卉培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但土地面积较小,且甲国为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但技术水平高,鲜切花质量较优,市场竞争力强。故选D

 

二、综合题

 

12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131)(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2)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试题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101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101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人文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试题解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人文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考试题解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