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14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________(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3)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答案】(1)小 地形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3)

【解析】本题以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内容涉及到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成因以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图中显示的是我国气温年较差分布,有两大特点:①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大于南方,其原因是南北地区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和冬季风的影响不同,导致的。②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小;因为大气的主要热源主要来自地面,山区海拔较高,受地面辐射影响的强度不如近地面大气强;另外,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对大气的调节作用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强。依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可判断出B、C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名称,根据其纬度位置及长期的种植习惯,可判断出B、C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属于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再结合两地的具体自然地理等特点,不难分析得出两地发展农业的优势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误区警示〗本题综合性强,思维量大,提供的图示信息新,是学生答题的障碍。误区之一是错误的将“气温年较差分布”与“气温的分布”相类同;错误之二是不会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条件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40)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