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63)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63)

时间:2014-07-14 14:4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54.(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30)读图回答。
高考地理试题 地球运动 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示意
图中北纬处的昼长为    小时。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新加坡(约1°N) B.广州(约23°N)
C.悉尼(约33°S) D.北京(约40°N)
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     (洪水期,枯水期);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
【答案】24 B 洪水期 高温干旱或炎热干燥
【解析】(1)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故 66°34′N 昼长为 24小时。(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广州(23°N)离北回归线最近,所以四选项中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3)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大部分处于洪水期。亚热带大陆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255.(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解答:
高考地理试题 地球运动(1)图中省级行政中心--------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
(2)在直辖市中,--------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在--------千卡/厘米2以下,其辐射量低的原因是----。
(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原因是--------。
【答案】
(1)拉萨 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晴天多
(2)重庆 100 地处是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
(3)大(多、高) 西侧为背风坡,晴天较东侧多
256.(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7).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
高考地理试题 地球运动(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________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________度。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_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_________方向流动,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全称)。
高考地理试题 地球运动257.(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36)读图4-14(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高考地理试题 地球运动(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 月______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时________分至________时__________分之间。?
【答案】
(1)A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
(2)7 1
(3)10 40 12 0?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计算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日照图的判读能力和计算能力。本题看上去较难,但如果考生掌握了经纬网构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其实也不难。解题时首先按提示,先判定经纬的度数,根据题意北京为7月1日20时,可判读出图中各条经线的经度(如图),并根据日照状况确定每条经线的地方时(如图)。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全年昼夜等长,知道A点处在赤道上。A的日期显然是7月1日,然后在赤道上划出20°w的位置,A的范围是20°W~0°,故顺理成章地计算出A地的地方时是10时40分~12时0分。
258.(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吉林、江苏、浙江卷(旧课程),34)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均降水量年变化图(图4),回答:
高考地理试题 地球运动 图4
(1)该地的纬度应为         
(2)在东半球范围内,该地可能位于   (国家)   (地区)、   (国家)   (地区)。
(3)这些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答案】
(1)22°N;22°S
(2)中国 南部沿海 澳大利亚 东部沿海
(3)夏季漫长且高温多雨,冬季短促,气候温和
【解析】(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全年变化曲线,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且两次直射的时间隔很短,可以判定该点在南北回归之间,且离南北回归线只有 1.5°(90°- 88.5°),从而确定其纬度为南、北纬 21°56′(23°26′-1°30′)或 22°(23.5°-1.5°=22°)。(2)根据降水的月份分配状况和年降水总量可以断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东岸。其分布区只有中国南部沿海或澳大利亚东部沿海。(3)分析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6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6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6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