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俄罗斯族详细资料(2)

俄罗斯族详细资料(2)

时间:2013-01-30 17:0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另外,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带,也有少量俄罗斯人。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或淘金,或伐木,或种地,后来逐渐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通婚。今天,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的俄罗斯族大多是他们的后裔1。

    新中国成立前,俄罗斯族在消除新疆战乱,保持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屡立战功。1931年被新疆省政府招募组成俄罗斯“归化军”,人数最多时曾有3个团,在击垮甘肃军阀马仲英部队的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3年,归化军与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乌鲁木齐发生的“四一二”政变,推翻了金树仁军阀政府在新疆的反动统治。

    1944-1949年,俄罗斯族人在新疆三区革命军事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富有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的俄罗斯族军官进入各级指挥员岗位,不少俄罗斯族人被任命为营、连、排级指挥员,还有的人在三区政府的军事厅和内务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甚至为革命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商人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因素,刺激了新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丰富活跃了新疆的商品市场。十月革命后,统治新疆的盛世才实行亲苏政策,俄罗斯商人对于促进苏联中亚与中国新疆的经济交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新疆有82.5%的贸易是与苏联进行的。

    俄罗斯族人对新疆近代汽车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积极贡献。1926年格米里肯被委任为新疆公路局的总办。在他的指导下,从我国东北、天津、伊犁等地聘请俄罗斯族的汽车驾驶员和修理技师,培养了新疆第一代少数民族驾驶员和修理技工。

    俄罗斯族人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和技术工艺,对北疆的农业、畜牧业、园艺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人还引进了食品加工、靴鞋制造、衣裙缝纫、钟表、缝纫机、手摇唱机、自行车等修理技术。

    俄罗斯族十分重视教育。在新疆,俄罗斯族办学较早,辛亥革命以后现代教育就出现于俄罗斯族聚居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族各类教育就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类教育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民族。

    在不同时期迁居我国新疆的俄罗斯族中有一部分医疗卫生人员,他们在新疆医疗卫生管理、培养培训医务人员、防病治病、妇幼保健以及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为发展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前,新疆农牧区的俄罗斯族人大多以数户或数十户的形式聚居形成自然村,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那里水土肥美,草木繁茂,自然条件优越。他们在那里垦荒种地,居住在靠近牧区地方的,也从事畜牧业。移居东北、内蒙的俄罗斯族人中,有不少人在呼伦贝尔市三河流域安家落户,建起俄罗斯族移民村或中俄杂居村屯40—50个。这里的俄罗斯族人被称为“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

    俄罗斯家庭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父亲掌管家中经济。子女长大结婚后,即另立门户,独立生活。与汉族通婚所生子女,一般都有汉族和俄罗斯族姓名。俄罗斯人名字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组成,妇女结婚后随男姓,也有少数为男随女姓者,平常称呼很少叫全名,一般以小名或本名相称,平辈和朋友间可以直呼其名。

    俄罗斯族的家庭关系,夫妻地位比较平等,尊重妇女,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在家庭中老人具有无上的权威,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婚姻比较稳固,离婚者少。注重对孩子伦理道德的教育。俄罗斯族性格开朗,邻里关系也处理较好。子女成家立业后,要同父母亲分家单独生活,有的则仍同住在一个院子里。
  本文标题:俄罗斯族详细资料(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42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4299.html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
地理备课资料:俄罗斯族详细资料(1)
欢迎你对俄罗斯族详细资料(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俄罗斯族详细资料(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