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21)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21)

时间:2012-10-26 11:2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070地质时代单位  地质时代的单位为:宙、代、纪、世、期、时。整个地壳历史划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两大阶段。宙之下分代,隐生宙分为太古代、元古代,显生宙又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代之下又可划分若干纪如寒武纪、侏罗纪、第四纪。每个纪又分为二个或三个世,世下分若干期,世以上的划分与名称是国际性的,是世界统一的,世以下的划分与名称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来决定。与地质时代各单位相对应的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阶、带。其关系如下:

时代划分:宙、代、纪、世、期、时。

地层划分:宇、界、系、统、阶、带。

例如寒武纪是时代单位,寒武纪所沉积的地层就叫寒武系。同理,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叫古生界。余以此类推(见附表)

1071太古代  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一个代,距今45亿年至25亿年。太古代构造运动频繁,有强烈的褶皱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太古代的岩层全是深变质的绿片岩和片麻岩类。组成岩层的物质多来自上地幔,大多属于中、基性岩,与现代大洋底部所见到的岩石类似。因此认为原始地壳具有洋壳特点,很薄、火山活动相当剧烈。天空中弥漫着火山气体——H2O、CO2、CO、CH4、NH3、惰性气体,以及HCl、HF、H2SO4、H2S等酸性气体,这些构成了原始大气。随后气温下降,当降到100℃以下,就出现了原始水圈,形成了原始海洋。

一般认为,在距今35亿年左右已经出现了原核生物,目前已发现西澳大利亚35亿年前和南非32亿年前的菌藻类化石。在距今25亿年前后,海洋中除碎屑岩和碳酸盐类沉积外,还广泛发育了磁铁石英岩矿层,如“鞍山式铁矿”。

1072元古代  是地质年代的第二个代,距今24亿年—6亿年。

元古代早期,浅变质的板岩、千枚岩及大理岩广泛分布。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的大量出现,说明大气成分中的氧(O2)和二氧化碳(CO2)都有增高,主要是因为藻类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增加,元古代又称为菌藻植物时代。

元古代后期,有不少地区(如燕山地区)出现了许多变质轻微的岩层。在生物圈中,藻类相当繁荣。这些情况表明,地壳上的一些地段已经相当稳定,出现了陆壳加厚的“地台”。

到元古代晚期,即震旦纪(距今6—8亿年)那时候,我国大陆范围内已出现好几块陆地(岛),就成为今后大陆扩大的基础。那时的长江流域处于高纬度附近,还有北美洲、亚洲的部分地区,以及南美南端、澳大利亚东南和新西兰等地。

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的重大事件,也是第四纪生物发展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第四纪实际上是人类时代。

1073早古生代  距今6—4亿年,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壳发展史进入新的一页。

陆地扩大了,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地台,如我国出现了华北地台、江南地台、杨子地台等。但海区还远远大于陆区。

在早古生代海洋里生活着门类众多的生物。植物界以海藻为主。动物界出现了三叶虫和珊瑚、腕足类等。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寒武纪是三叶虫的、全盛时代。到奥陶纪时出现了软体动物门的头足纲,主要生物门类还有笔石、腕足类、三叶虫等。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志留纪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和最早的陆生植物。

当时地完最著名的构造活动带位于英国北部向挪威沿岸,穿过北极圈,到加拿大东部和格陵兰一带,称为加里东带,整个早古生代称为加里东构造期。在我国称“广西运动”,形成了南岭山系和祁连山系的雏型。

奥陶纪曾有过冰川活动,留下冰蚀与冰碛沉积物。

1074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距今4—2.3亿年,经历1.7亿年。

加里东运动以后,陆地面积比以往扩大,地势起伏也更为明显,因而对气候、生物和环境都发生很大影响。

泥盆纪时的陆生植物——蕨类植物。逐渐广泛分布,征服大陆。到晚泥盆纪已有森林出现。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森林面积更大,成为地球上重要的造煤时期,二叠纪出现了裸子植物,据统计,石炭、二叠纪的煤炭占总储量的70%。

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并出现了陆生脊椎动物,石炭二叠纪时,各种形态奇特的古两栖类大量滋生繁殖,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

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晚期,又一次世界性的地壳运动发生了,称为“海西运动”,我国的天山、阴山直至大兴安岭山系,都是在这次运动中形成的。

此时整个陆地几乎是一块完整的大陆,称为“联合大陆”,海洋围绕在四周。

晚古生代在南半球,南美洲和非洲的南半部,南极洲、印度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出现大规模的冰川,形成地球历史上第三次大冰期。

1075中生代  距今2.3—0.65亿年,经历1.75亿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裸子植物占统治地位,如松、柏、杉、银杏、铁树等,形体高大,遍及全球。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此时,最突出的动物是爬行类,其中最著名的是恐龙,因此被称为恐龙时代。恐龙的鼎盛时代在白垩纪,绝灭于白垩纪末期。晚侏罗纪时鸟类出现了。最早的鸟类是始祖鸟。晚三叠纪开始有了哺乳类动物,但数量少,个体小。

中生代的海陆分布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三叠纪晚期泛大陆开始分裂解体,北美和非洲、欧洲相分离,出现了原始的大西洋。南半球也分裂解体,南美洲、非洲张开,澳洲、南极洲也与非洲、印度脱离,原始印度洋出现。七大洲的轮廓在中生代末期已大体形成。

我国中生代的构造运动表现为燕山运动,使我国东部出现了东北—西南走向的山系。由于火山、岩浆活动在东南诸省、长江中下游及中南各地形成了丰富的金属矿床。

1076新生代  自六千五百万年前开始至今,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新生代的生物界面貌接近现代。被子植物勃然兴起。哺乳动物迅猛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遍及海洋和陆地,如象、犀、马、鹿、虎等。

现代海陆配置就在新生代完成。现代地貌和山川形势已经形成和继续发展。目前最高的山也就是最年轻的山,都是新生代形成的。新生代后期,地壳位置相对稳定,运动的方式转为大规模升降。例如,我国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第三纪的构造运动称新阿尔卑斯运动,在我国称喜马拉雅运动。在第四纪时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又叫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冰川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势也高,因而出现过冰川,这是地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其他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亦残留有当时冰川遗迹。第四纪冰川体积很大,有人估计,冰川完全融化后,海面可增高131米。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2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2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21)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21)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