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高校院校简介
当前位置: > 教学资讯 > 高校院校简介 > 内蒙古大学怎么样

内蒙古大学怎么样

时间:2012-11-06 17:3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起点的师资队伍,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学风校风。学校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院校。现任校党委书记侯元,校长陈国庆。
    50多年来,学校遵循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人才9万余人,有3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为祖国昌盛与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在内的综合大学。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一批骨干学科也正在快速发展。学校现设有23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另设有1个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有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此外还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0个本科专业,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史哲、化学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师资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2907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729人,博士生导师126人,教授280人,副教授4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学科研人员比例为26.03%(校本部为43.22%)。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1个实验室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优良传统,按照“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巩固和发展人才培养优质品牌”的学校总体要求,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快教学建设,探索创新教育,树立优良学风,坚持质量发展。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名全国“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截至2011年9月,学校有各类在校生29122人,其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5%以上;有博士研究生410人,硕士研究生4053人,普通本科生18475人,留学生626人,高职生2710人,成人继续教育本专科学生2629人。学校设有5种奖学金和30余项各类社会捐赠奖学金,支持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立志成才。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
  内蒙古大学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2010年全年共获批科研项目423项,共获准科研经费36589万元,到位经费12500万元。发表论文1017篇,被SCI、EI、ISTP、CSSCI检索论文283篇;出版著作90部。在蒙古学与内蒙古少数民族发展、草地生态学与农牧业生物技术、内蒙古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正在建设国家动物转基因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能产生ω-3脂肪酸的转基因克隆牛和一批优质品种肉牛、转基因克隆绒山羊、体细胞克隆绒山羊;在国内率先开展绵羊精原干细胞移植研究,成功繁育了供体公绵羊的后代;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面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政府部门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大量合作研究,多项成果被采用。
  内蒙古大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国(境)外12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毗邻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0年,接待专家学者5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有120多名教师出国留学、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交流等。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学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被国家汉办批准为“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院校”。有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等22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数量逐年增长。
  学校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实施了学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综合改革,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促进学院实体化,充分发挥学院办学能动性,切实强化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学术功能,实现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内蒙古大学怎么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内蒙古大学怎么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