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旅游资源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旅游资源学 > 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坛庙

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坛庙

时间:2010-01-29 01:48 来源:地理教师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节 坛庙

坛庙是祭祀性建筑物,在中国古建筑中占很大比重,其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造型之精美,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主要类型有:

一、坛

坛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林中空地的土丘上进行,后逐渐发展成用土筑坛。早期,坛除用于祭祀外,也用于举行会盟、誓师、封禅、拜相、拜师等重大仪式。后来,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专用的祭祀建筑。规模由简而繁,体型随天、地等不同祭祀对象而有圆有方,由土台变为砖石砌;并且发展成宏大建筑群。

在科学不发达的农业立国的封建时代,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一切。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和山川河流也都各有神明,支配着农作物的丰欠与人间祸福。所以自古以来,从封建帝王到州、郡、府、县的各级官员,以及黎民百姓都要祭祀天地,并制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和礼仪制度。当然以帝王的祭坛建筑最为宏伟。北京城内的清代祭祀坛有天坛(圜丘坛)、地坛(方泽坛)、日坛(朝日坛)、月坛(夕月坛)、祈谷坛(祈年殿)、社稷坛、先农坛、天神坛、地祇坛、太岁坛、先蚕坛等。其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分别位于都城的南、北、东、西。

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是保存下来的封建帝王祭祀建筑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组建筑,也是现存艺术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优秀古建筑群之一。天坛整个组群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围墙的平面接近正方形,但北面两角采用圆形、南面则为方角,以附会“天圆地方”之说。按使用性质分四组。在内墙内,沿南北轴线,南部有祭天的圜丘;北部有祈祷丰年的祈年殿;内墙西门南侧是皇帝祭祀前斋宿的宫殿斋宫;外墙西门以内有饲养祭祀用的牲畜的栖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其中圜丘和祈年殿是建筑群的主体,中间为400m长砖砌的南道,通称“丹陛桥”。

圜丘,是汉白玉石砌的三层露天圆形台子,是皇帝每年冬至日祭天的地点。周围环绕着两重矮墙,内墙圆形、外墙方形。两重矮墙的四面正中都建有白石棂星门。古人认为天为阳性,又以奇数为阳,故圜丘的台阶、栏杆、铺地石块等都取奇数,以象征同天的联系。这一组露天建筑,主题明确,造型简单,气氛庄严而开朗。

祈年殿,是皇帝每年正月举行祈谷礼的地方。它在天坛建筑群中是主体建筑。下面是三层圆形台基,高约6m,直径90.9m,称祈谷坛。坛中央建有直径24.5m的圆形大殿。周围12根朱柱,上覆三重檐蓝琉璃瓦攒尖顶,总高38m。殿内外围以12根金柱,12根檐柱共同承托中、下层檐。中心用4根龙井柱承托天花藻井和上檐屋顶。这些设计体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的密切关系。坛和殿面圆形象征上天,四根龙井柱象征着四季,12根金柱和檐柱象征着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此殿雄伟、高耸,同扁平的圜丘形成鲜明对比。殿内部结构精巧,层层升高,向心聚拢,造成强烈向上的动感。蓝色琉璃瓦象征青天,与天相接,更添十分神秘色彩。殿周围是大片苍翠浓郁的古柏林,使人倍感肃穆庄严。
  本文标题: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坛庙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iyuan/64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iyuan/647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坛庙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坛庙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