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地理 >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长江中下游区(3)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长江中下游区(3)

时间:2015-09-03 10: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工业发展特点

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农业均较发达,第三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居中国经济腾飞的龙头地位。目前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沿海沪、苏、浙和长江中游湘、鄂、皖、赣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后,应加强联系,形成一个区域整体,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1)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忽视了沿海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和提高,因而1949年以来的前30年全区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由于战略的调整,重视沿海地带,给本区带来新的活力,特别是沪苏浙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再加上上海、江苏成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使本地区东部国民收入年增长高达11.43%。长江中游区面临长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总体上,全区经济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工业结构较为合理。本区轻重工业均较发达,1949年以后,国家强调重工业发展,重工业比重一度大幅度上升,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轻重工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从重工业结构看,本区制造业高度发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地。而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采掘工业,由于自然资源的严重缺乏而很薄弱。上海经济发展所需各种矿产资源大多需外地输入或进口。今后本区应发展低耗能和低物耗的产业,以减少对能源与原材料的依赖。

从轻工业结构看,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均较发达。后者的比重居各大区之首,表明本区轻工业结构比较合理。

从全部工业结构看,机械、纺织、化工居前三位。它们与农业中的种植业,以及建筑业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主体。

(3)东部沿海沪、苏、浙,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缝纫、电器机械与器材制造、纺织等行业占全国总量的2/3~1/3,机械、化学、黑色冶金及金属压延加工占全国的1/4~1/5,石油加工、建材等工业在全国也有一定地位。上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机械工业基地。近年来,新技术工业、汽车工业等也得到较快发展。

沪苏浙地区工业体系的特点是:1)以加工工业为主体,其原料来自广大腹地;2)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输入区外矿产原料为主的冶金、基本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也有一定发展,支持了本地强大的制造业;3)依靠大量调入燃料,建立了靠近负荷中心的电力系统;4)各部门、各城市间协作关系密切;5)发挥经济、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很快。

(4)鄂、湘、皖、赣四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能源、钢铁、有色冶金、机械、化工、石油加工等高耗能、高耗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发达,在区域经济中起着骨干作用。加工业相对薄弱,产业之间关系不够紧密。此外,第三产业滞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2.工业基地建设

(1)机械制造业。本区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门类齐全。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精密仪器仪表及量具的制造中心。1997年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7%。

江苏的机械制造中心有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南通、徐州等。无锡的通用机械、家用电器,常州的小功率柴油机、手扶拖拉机、戚墅堰的内燃机车,南京的电子工业产品、汽车、船舶、客车车辆、光学仪器,苏州的医疗机械、家用电器、电子仪器、徐州的矿山机械等在国内均占重要地位。

浙江的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2%,小型农机、小发电设备、工业锅炉、大型制氧机及部分电子、家用电器产品均已达到先进水平。

湖北的运输机械制造占有突出地位,武昌车辆厂、江岸车辆厂为历史悠久的企业,十堰、武汉为中心的汽车制造业为全国汽车制造中心之一。1997年年产16.5万辆,仅次于上海、长春。动力机械以制造矿山所需破碎设备与选矿设备为主,主要中心是武汉。

此外,株洲的电力机车制造、南昌的飞机和拖拉机制造、沙市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衡阳的矿山机械制造、湘潭的电机设备制造、芜湖的重型机械制造以及宜昌、九江、蚌埠的内河船舶制造都具有相当规模。

(2)纺织工业。本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其产值约占全国纺织工业产值的1/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

江苏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主要基地。棉、毛、丝、麻、化学纤维五大部门俱全,纺织、印染、针织、纺织机械行业配套。纺织工业原料自给率较大,只有羊毛需从国内、国外购进,纺织产品品种全,高档品多。化学纤维、纱、布、呢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化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9.5%,呢绒占全国的43.9%,毛线产量占全国的30.7%,生丝产量虽次于浙江,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3.1%。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是主要纺织工业基地。苏州和吴江盛泽镇是著名绸织工业中心。仪征化纤总厂是全国最大的化纤企业。

浙江的纺织工业基础较好,棉、毛、丝、麻、化纤俱全。丝绸工业具有全国意义,生丝、真丝绸产量居全国首位,生丝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3.6%,绸、缎、织锦产品誉满国内外。丝绸工业以杭州、湖州和嘉兴为中心。近年宁波、温州、金华等发展也很快。

上海的纺织工业历史久,主要分布在普陀、杨浦两区,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及纺、织、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是上海市出口产品数量大、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

此外,武汉、沙市、襄樊、长沙、湘潭、岳阳、九江、南昌等长江中游地区的棉、麻纺织也很发达。岳阳、益阳集中了全国1/2 以上的苎麻纺绽和织机。

(3)化学工业。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近年来金山、高桥、吴泾、桃浦等化学工业区建成,轻重化工突飞猛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化工基地。新兴的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工业发展很快。综合利用国内石油、煤炭、原盐等,生产酸、碱和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多种化工产品,产品近两万种,产品运销国内外。

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首位。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金陵、扬子、仪征三大石化、化纤公司是特大型综合性化工基地。

(4)钢铁工业。本区是全国钢铁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拥有宝钢、上钢等炼钢企业、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个轧钢厂。1997年钢、成品钢材产量分别为1532.42×104t、 1296.48×104t,均位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 11.5%和13%。生铁产量 1054.56×104t,居全国第四位。宝钢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动化程度高,有比较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

武汉是1949年后新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大冶、黄石、鄂州也有钢铁企业。1997年湖北生铁、钢、成品钢材产量分别为 702.48×104t、790.26×104t和699.91×104t,主要产品有中型钢材、薄板、中厚板、大型钢材、带钢等。

马鞍山钢铁基地是利用附近的宁芜的铁和淮北、淮南的煤建成的、生产的钢材、火车车轮和轮箍,除供应国内需要外,还远销东南亚国家。

(5)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矿产是本区的优势资源之一,加以区内电力(水电)充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铜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和湖北大冶、安徽铜陵(矽卡岩铜矿)。江西贵溪冶炼厂是重要的炼铜基地。上海以进口粗铜和回收杂铜为主要原料进行冶炼,是铜的精炼中心。

湖南株洲是全国最大的,以铅锌冶炼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矿石开采中心为湖南水口山、临湘桃林。湖南新化锡矿山是世界最大的锑矿产地。

赣南、湘东是大型钨、锡、铋、钼多金属共生矿开采区,赣南又是稀土原料产地,龙南、昌隆建有稀土冶炼厂。

(6)电力工业。本区能源资源以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为主,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煤炭不能自给,需从北方调入。

华东电网和华中电网构成本区强大的供电系统。华东电网是全国最大的电网, 1995年装机容量3702×104kW,现有电厂有位于负荷中心的沪宁地区(包括上海、常熟、谏壁等)电厂、位于两淮、徐州矿区的平圩、徐州等电厂和位于港口和路口的北仑港、镇海电厂等;水电站有新安江、富春江等,以及已经运营的秦山核电站,它们共同形成500kV的局部环流,把苏、浙、皖、沪的电源与负荷联系起来。为了解决本区电力的不足,今后主要是利用北方海运供应的煤在沿海、沿江建设港口电厂,适当扩建原有位于负荷中心的电厂,积极发展沿海、沿江核电站。

华中电网 1995年装机容量为 3038×104kW。湖南湖北是火电水电并举,以水电为主。武汉与长(沙)株(洲)(湘)潭两个负荷中心已建有一些大火电厂。另方面已建有葛洲坝、隔河岩、凤滩、丹江口、柘溪、东江等大水电站,在建的还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五强溪等大水电站。江西目前的水电站、火电厂均以中型为主,即将在京九铁路沿线新建路口电厂。目前有一单环500kV三角洲,以武汉为中心北接河南,南接湖南。今后,将以武汉、长沙、株洲、酃州为中心,形成华中500kW主干网,所有骨干电厂将直接接入。全网发电容量可超过4000×104kW。到2010年长江三峡等水电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可更大幅度增加容量,并东送电力到长江三角洲。
  本文标题: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长江中下游区(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di/1056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di/1056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长江中下游区(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长江中下游区(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