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植物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植物地理学 > 苔藓和蕨类植物

苔藓和蕨类植物

时间:2010-01-29 01: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苔藓植物(Bryophyta)

  苔藓植物在高等植物中是较特殊的类群,它没有完善的维管束,没有根的分化(只有简单的假根),吸收功能全部由营养体表面执行。植株通常呈叶状或有茎叶分化,为自养型,营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成熟时,营养体上形成多细胞的生殖器官——藏精器与颈卵器,里面分别产生游动精子与静止的卵细胞。精子借助有水环境游动至颈卵器内与卵细胞融合为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并不脱离母体,而是在母体上面萌发为幼小的新个体——胚(二倍体),长大成熟后。多呈球状称为孢蒴,一些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多数孢子。单倍体的孢子脱离孢蒴而个个独立生活并长成新的营养体。因此苔藓植物经历两种互相交替的阶段:单倍体可以形成配子,称为配子植物体;二倍体产生孢子,称为孢子植物体,后者寄生于比它显著发达的配子(植物)体上,外观上两者合为一体,实则分属两个世代。合子靠母体保护和供养,长成胚和新世代个体,显然有利于生存。

  由于苔藓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还不能摆脱水的限制,又缺乏强大输水能力和机械组织,躯体(配子体)皆很矮小,高的亦仅几十厘米,多数生于较 潮湿的环境,但有些种类能够生活在干燥岩石上。

  苔藓植物门分成苔纲和藓纲。苔纲(Hepaticae)约有9000种,我国约有650种,叶无中肋,成熟的孢蒴多纵裂,如地钱属(Marchantia)。藓纲(Musci)植物约3万种,我国1500种,叶常有1—2中肋(即叶片中央由狭长细胞形成的类似叶脉的构造),成熟的孢蒴多盖裂,常见的有金发藓属(Polytrichum),提灯藓属(Mnium),葫芦藓属(Funaria),泥炭藓(Sphagnum)等。苔藓植物能生活于其他植物不能生长的一些环境,分布甚广。

二、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内有专营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维管束,这使蕨类植物在陆地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更为有利,维管束的出现,为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伸展躯体到更大空间,以获取更多阳光、养分和水源,提高有机物生产能力和增强繁殖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蕨类植物的孢子从孢子囊中散发出来后,在地面适宜条件下长成独立生活但躯体极小(一般长仅数厘米)的配子体。后者没有维管组织,却发育了多细胞结构的颈卵器和藏精器。具有鞭毛的游动精子仍需以水为介质,游至颈卵器,完成有性生殖过程。受精卵(合子)在配子体内发育为胚,进而长成新孢子体,其母体则逐渐死去。因此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在形态、结构和世代交替诸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蕨类植物门下分四纲,其特征简述于下。

  (一)裸蕨纲

  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维管束植物,根茎叶分化很不完善。

  现代生存的仅有松叶蕨属(Psilotum)数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川、滇、闽、粤诸省均有分布),高几十厘米,茎绿色,分枝上疏生叶状突起,叶腋有三个孢子囊联生在一起,近年发现它的圆柱状配子体生长在泥土中,长仅十几毫米。

  (二)石松纲

  本类植物孢子体有多细胞的根,小型的叶为鳞片状突起。孢子囊生在特殊的叶上或其腋部,并受叶的保护,此叶叫做孢子叶。有的孢子叶聚集成穗状,称为孢子叶穗。现代生存种类一般不足50厘米高,或匍伏地上。石松目植物叶螺旋状排列,同型,石松属(Lycopodium)多分布于强酸性土壤上,我国约17种。卷柏目仅含一科一属,卷柏(Selaginella)叶成四行排列,二型,基部有小舌状体(叶舌),我国约50种,分布甚广。

  水韭类曾列为本纲中一目,亦有单成一纲之说。水韭属(Isoletes)现约60余种,茎短、叶长柱形而丛生,多分布水中或湿地。中国有2种水韭,见于长江以南地区。
  本文标题:苔藓和蕨类植物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iwu/481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iwu/481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