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战争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战争地理 > 核战略

核战略

时间:2010-01-29 03: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战争的进程和同盟国采取的方法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靠进攻中的别出心裁去寻求迅速和全面的胜利具有优越性。胜利好像是靠两栖攻击、航空母舰特遣队、坦克和战略轰炸取得的。甚至在德国和日本最终投降之前,下一次对抗的阵线就已形成,实施对抗的计划就已制定。核武器的发明颠倒了暴力手段的平衡,使进攻真有了压倒的优势。1948年,布莱德雷发表了“大规模报复”理论。防御将以实施进攻造成大规模破坏相威胁的形式出现。作为对苏联侵略行动的反措施,美国也派驻它的部队,使之能用B-36和B-50型轰炸机上携带的核弹打击苏联国土。为了能迅速作出反应,还部署了一支小规模的常规部队,作为“绊线”,只要把它绊倒,敌人的侵略就必定会自遭灭亡。
  1949年,苏联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1955年又试爆了第一颗氢弹。随着苏联掌握了这类武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彼此都有能力向大洋彼岸直施核轰炸,大规模报复战略已不再是可靠的了。
  苏联驻东欧部队在美国看来是一种旨在征服全球的进攻性的威胁部队。苏联的看法似乎是,斯大林把它当作一支针对西欧的威慑力量,借以抵销美国在核力量的垄断地位。1953年,赫鲁晓夫拒绝了在美国的威慑武器飞离地面前就将其摧毁的先发制人战略,认为这样做太冒险。苏军地面部队的战略基本上与北约组织的战略相同,即前沿积极防御。运用强大的机动力和火力,包括战术核武器在内,确保部队沿着相隔很远的进攻轴线迅速推进。中程导弹与其它武器相结合,攻击欧洲目标。由于在投掷核弹能力上落后于对方,因此,苏联在发展对空防御体系保卫城市的同时,开始组建野牛式和熊式远程轰炸机群。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害怕出现“轰炸机差距”,于是制定了B-47和B-52轰炸机的发展计划。与此同时,苏联决定放松对远程轰炸机的研制,而侧重搞火箭。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表明他们成功了。至1960年,SS-6式导弹已可供作战使用。1959年,赫鲁晓夫认为双方的摧毁力量已大体趋于平衡,这是因为苏联已研制了洲际火箭。他建立了战略火箭军作为威慑力量。
  美国军方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不稳定的事态,“导弹差距”会招致苏联的突然袭击。尽管艾森豪威尔总统并不认为苏联人有足够的力量消灭美国轰炸机群,但当时的压力很大,迫使美国不得不着手“宇宙神”,“大力神”、“民兵”和“北极星”式导弹的发展计划。1961年美国卫星发现苏联仅在莫斯科附近配置了为数不多的洲际导弹,因此消除了过去美苏间导弹差距的误断,但这已为时过晚。不久,美国的火箭技术便远远超过苏联。在装备上被北极星和民兵导弹超过的优势促使赫鲁晓夫在战略上作出努力,他在1962年,在古巴部署了导弹,想在地理上从翼侧包围美国早期预警系统。这一行动失败后,苏联又采用外交手段缓和紧张局势,在寻求缓和的同时又加紧兴建防空系统和反火箭系统来抵销其进攻上的劣势。
  自从苏联获得第二次打击能力,即承受美国的打击并实行反击的理论能力之后,“灵活反应”取代了“大规模报复”,成为美国的战略学说。体现这种战略的观点是,应该发展在承受了最厉害的可能攻击之后,还可以将苏联、中国及其卫星国当作民族社会予以催毁的能力,从而在互投核弹的交战中取胜。
  然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抵抗核进攻的实际希望是不存在的。进攻一方可以选择第一次打击的时间、地点和当量。以后的情况就是双方相互乱杀直至一方耗尽武器供应。这样的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和美国都具有足够的火力摧毁对方,使其不能恢复。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都把核武器看成是最终的威慑力量。谁用核武器搞突然袭击,他肯定会受到同样手段的报复。之所以尚没有在德国用常规部队实施大规模进攻,这是因为惧怕冲突难免升级成为核战争。这种因惧怕而产生的克制态度应是相互的才行,这样双方就都不会轻易地首先发动攻击。由此产生了用“互相确保摧毁”的战略概念来制止全球性的争霸,使每一方所处的态势都能在经受第一次打击之后实施还击,把进攻一方打得乱七八糟,使取胜的希望彻底破灭。为了使这种均势得以保持,设想双方都有不易攻击的报复力量,这对各方都有好处。这样就消除了先发制人的诱因。如果双方都担心会受到出其不意打击的损害,那么就会有采取“收到警报即行发射”政策的危险性,从而导致偶发战争的升级。
  本文标题:核战略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anzheng/997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anzheng/997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战争地理:核战略(1)
欢迎你对核战略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核战略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