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遥感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遥感概论 > 植被和土壤判读(2)

植被和土壤判读(2)

时间:2013-07-18 13:3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图.. 6-27为棉花叶片不同层次的光谱曲线。可看出叶子疏密对光谱特征的影
响。
2.物候期的影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组织结构不同,叶片的颜
色不同,这些都可引起图像色调的变化。叶片随着叶龄的增长,植物的栅状
细胞由生长到死亡,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也由强到弱。因此,同一植物不同
季节的光谱特性是有变化的。不同的乔木、灌木、草木植物的光谱特性变化
也是不一样的。夏季差异较小,春季和秋季差异明显。因而,不同时期卫星
图像上的色调有明显的差别。图.. 6-28为针叶树与阔叶树光谱曲线的季节差
异。
3.下垫面的影响。植物下垫面的土壤性质和色调对卫星图像上植物的色
调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叶面指数都小于 5,不能将太阳光全部
吸收和反射,总有一部分光会照射到地面。地面情况不同,对光的吸收,反
射亦不同,直接影响植物图像的色调。
4.病虫害的影响。植物受到病虫害和人为伤害时,首先作用于叶片组织,
在近红外波段表现出反射强度明显减弱。很多实例证明,当植物遭受病虫和
人为伤害的初期,形态和颜色尚未发生变化时,近红外波段反射强度已有明
显的改变。
(三)植被判读的特点

1.植被判读主要根据植物光谱特性进行,而植物光谱特征随时间和环境
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判读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已有植物群落及其物候期的资
料,结合现场调查,补充和验证由于条件变化对光谱特性产生的影响。
2.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气候密切相关,可根据气候分区和植被区划等资
料,先在卫星图像上大致确定各种植被类型和生长情况,然后再通过实地考
察来验证。
3.植物具有物候期的特点,判读时应充分运用卫星图像多时相的优越
性,选取各种植物光谱特性相差最大的时间和不同物候期的卫星图像进行对
比,这对判读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春末秋初是各种落叶植物叶片变化最大
的时期,对判读植被是有利的。运用植物生长季节图像和冬季图像对比,可
以清楚地判读落叶林和常绿林。判读各种农作物时应根据各地物候期的特点
选取适当的卫星图像。
4.卫星图像是多波段成像,可以运用多波段的特点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以突出要判读的植被特点。0.47—0.51μm和
0.58—0.62μm是人眼辨
色敏感区,波长每变化
1纳米就可以观察出来,因此在彩色合成图像时,应
充分利用植物颜色在这个区间的变化,增强判读的效果。

(四)植被的判读

植被判读主要根据其色调变化进行。由于植物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植
物的色调在不同波段的卫星图像上是各有特色的,虽然受环境影响会有一些
变化,但总的趋势一般较稳定。

1.植物在
TM2、TM
3波段的卫星图像上一般是深色调,TM
4波段图像上浅
色调,其中阔叶林比针叶林更浅一些。
2.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物一般表现为红色,幼嫩的植物呈粉红色,长
势好的为红色,成熟的为鲜红色,受到伤害的植物呈暗红色,干枯的植物为
青色。
阔叶树和针叶树相比,前者的颜色显得鲜红,后者则较深些;灌丛的颜
色淡一些;水稻呈暗红色。

植被判读中,除图像色调色彩标志的运用外,还要结合植物的地带性和
垂直分带特点,植被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当地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特点
进行判读。

二、土壤判读

土壤判读时往往只能获得周围环境和有关成土因素的图像特征。所以,
以应用土壤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判读为主。为提高判读效果,需要进行一些
图像增强处理,以突出各种因素的特点和图像间的微小差异,并利用多时相
的特点,根据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卫星图像,了解不同时期各个因素变化等,
这对于成土因素判读,确定土壤类型是非常有利的。

自然土壤形成主要受气候、植被、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农
  本文标题:植被和土壤判读(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ogan/110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ogan/1108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遥感概论:
欢迎你对植被和土壤判读(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植被和土壤判读(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