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演义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演义 > 开天辟地,盘古挥舞利斧;说东道西,荷马操练神笔

开天辟地,盘古挥舞利斧;说东道西,荷马操练神笔

时间:2010-01-29 01:4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盘古挥舞一把神奇的利斧,把混沌一片的天和地给劈开了。“共工怒触不周山”,从此中国的地形西高乐低。荷马操起神奇的巨笔,人类地理学便开始有了东方和西方的概念。希罗多德则认为,地球是一个椭圆的平面。

  远古时代,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发展,却不知地是怎么形成的,只好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加以猜测。

  比如天和地的形成,古老的中国就有一个美丽的神话,说的是盘古挥动一把神奇的斧头,把混沌一片的天和地给劈开了,比较轻的物质往上升,就成了天,而那些重的物质升不上去了,便往下降,降得很厚很厚,从而成了地。

  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说的是盘古活了很大的岁数,有一天终于要死了,临死之前,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

  正当盘古自言自语的时候,忽然从自己的嘴里吐出了一大团一大团的雾气,这些雾气迅速地升到天上去了,变成了风和云。雾气吐完了以后,盘古就死了。

  盘古死后,左眼球忽然在中午时分,变成了火红色,并迅速喷射到天上,成了太阳;到了晚上,右眼球也变得白花花的,也迅速地喷射到天上,成了月亮;血液从身体里喷涌而出,且一泻千里,成了日夜流淌着的江河;手脚和身躯也迅速蔓延开来,形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从上面的两个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的初民们已经知道了天和地是分开的,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地上有山川,周围有风云。这是古老中国的地理意识。

  同时,关于中国的地形特征——西高东低,有一个同样美丽的神话,为其作了注释:这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

  传说古代一位英雄叫做共工,由于同另外一位英雄,叫做颛顼的,两个争着当帝,共工为了显示自己强大实力,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支撑天地的天柱之一——不周山,也就是现在的昆仑山。从而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后果,使得中国的西北地区多高山峻岭,东南地区多平原沃野。也使得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滔滔江河滚滚东流。

  而“地理”作为一个专门名词的出现,则最早见于《易经》这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东汉时期的王充对这一句话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唐朝的孔颖达则认为:“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后人对“观法于地”的解释是,是指对地表上广为存在的山川水泽的观察和研究,这一点,同古代希腊“地理”一词只是描写地的意思,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当然,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文、地理等现象的观察活动也不断地深入,开始试图解释和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中国的春秋末年,有一本书,叫做《考工记》,就这样描述了地理现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涂矣。”意思就是说,普天之下的地理形势,两座大山之间,必有一条河流,一条大河的上面,肯定有一座桥,这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山脉与河流分布上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人们还认识到,海洋和陆地的变化,是无穷无尽,也是无始无终的,所谓的“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又比如,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天地圆丘,日地圜宫,月地斜曲,山地险径,川地广平,云地高林,气地下湿,就是指人们在野外了望四周,看到周围天与地接,而中间似乎隆起,像是圆丘,就叫做“天地”。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东汉的初期。黄河几乎连年泛滥,水患成灾。

  常言说“乱世出英雄”。当时有个好汉名叫王景的,他就以善于治水而闻名于世。汉明帝闻听了他的大名,便召见了他,与他共同商议如何从修治汴渠入手来治理黄河水害的对策,并全权委派他来治理河害。临别之前,汉明帝特地送了他两本宝书《山海经》、《禹贡》。

  王景回家以后,日夜研读这两部著作,终于有所收获,他还将理论付之于实践,花了一年功夫,指挥几十万民工完成了治河工程,荥阳到千乘(今山东利津)海口千里的堤防得到加固,汴渠疏流通航,黄河畅流入海,为后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山海经》和《禹贡》呀!

  《山海经》的问世,也可以说是颇不容易。大约在四千年前,有一位先人对于长期积累的关于山丘河泽、森林植被、岩石矿物等方面的知识作了系统的加工整理,以后又有好事者根据此画成象形会意图画,翻铸到作为统治阶级权力象征的九个大鼎上,作为九鼎花纹。

  后来,九鼎上面的图画被人模仿并且复制下来,并根据图片翻译成说明性的文字。到后来,九鼎在频繁的战乱中失踪了,图幅也几乎完全丢失了,只剩下了说明性的文字,被辑录成书,这就成了流传千古的《山海经》。

  其中首先成书的是《五藏山经》,也就是《山经》,那也是春秋末年战国初期的事了。

  《禹贡》也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问世要比《山海经》晚得多了。《禹贡》所记述的是西周以前的情况,《山海经》,特别是《山经》,从年代上来说,要久远得多了。

  《山海经》全书包括《五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四个部分。而《山海经》是我们的祖先对于大地母亲的极其形象、极富感情、极有个性的写照。

  《山海经》把纵横交错的山脉比作大地母亲的骨架,把奔腾不息的河流比作大地母亲的血脉,把肥沃的田野比作大地母亲的肌肤,把遍地宝藏比作大地母亲的财富。

  《山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山岳地理书。它以每一道山脉为单位,分门别类地详细地描写了这些山脉的位置、高度、陡峭程度、形状、面积。

  《禹贡》则依据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山脉分布的各自特点,自南而北归结为东西向延伸的四大山系,并分别列举各山系包括的主要山岳的名称。

  无论是《山经》,还是《禹贡》,在讲到河流的时候,往往都具体到河流的流向,流量的变化,主流和支流的关系,河口以及地下水等现象。  《山经》对河流的来龙去脉,河流河口,河流的分水岭,以及季节,也就是春、夏、秋、冬对河流的影响等,都记录得非常详细。

  《禹贡》则是一部最早的土壤地理书。它根据土壤的质地,把土壤分成壤、坟、埴、垆和涂泥等几种;根据土地的颜色,又把土壤分成白、赤、黑、青、黄等几类;以田之上下,概略地表示土壤肥力的高低,以赋之上下,反映当时土地利用的情况。

  《禹贡》全书只有1200字左右,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四部分组成。
  本文标题:开天辟地,盘古挥舞利斧;说东道西,荷马操练神笔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nyi/638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nyi/638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开天辟地,盘古挥舞利斧;说东道西,荷马操练神笔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开天辟地,盘古挥舞利斧;说东道西,荷马操练神笔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