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演义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演义 > 亚历山大,征战世界拓展地理空间;司马子长,壮游神州记述经济差别(9)

亚历山大,征战世界拓展地理空间;司马子长,壮游神州记述经济差别(9)

时间:2010-01-29 01:4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据《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外侯俞之间相战。汉王朝派牂柯太守陈立去处理,他诱杀了夜郎王兴后,兴的岳父翁指率众反抗。陈立引兵破坏其水道,夜郎人大为震恐,斩了翁指的头献给陈立。

    夜郎国同内地有很密切的经济联系,四川的特产枸酱就是由夜郎商人贩运到广西广东一带的。而夜郎的特产筰牛、髦牛又常运到四川贩卖。

    荀子名况(大约生活于公元前370年至前227前之间),是战国末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已有很大发展。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是地学、数学、力学等学科发展的体现,而精耕细作又是农学、生物学等学科成就的应用。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派的精华部分,即所谓的自然天道观。

    荀子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就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和“万物”等运动着的自然现象。

    而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自己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类社会统治者的好坏为转移,也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又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问荀子,“雩而雨”(“雩”是当时为祈雨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回答得很好,说:“犹不雩而雨也。”他的这种自然观是与天文学、地学等方面的观察研究取得的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更为重要的是,荀子针对西周以来对“天帝”主宰一切的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情况,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荀子认为,无视人的作用,只考虑到天,自然了解不到万物的真实情况,他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反对听天由命的天命观,他指出人类对于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能够“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他进一步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伟大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方面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对于地理学的发展十分有利。

    地图的测绘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图学的发展,以这个阶段最为重要。

    这时地图的测绘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制图理论也已确立,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科学方法论的建树时期。以后一直为我国制图学者所遵循,直到清初情况才有改变。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和驻军图,可以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测绘技术已经达到了具有相当水平的阶段。

    地形图的主要部分比例缩尺约为 1/180000,地理范围包括现在湖南省湘江上游潇水流域一带,当时为诸侯国长沙国的南部。

    这部分图的精度相当高,如果把这幅地形图与现代南岭地区的地形简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深水(今潇水)及其支流的水道大部分已经接近于现在的地图。

    我们知道,潇水流域的地形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测量地物的距离不能以人行的路线为准,需要求出水平直线距离绘图才能准确。

    间接测算极高和极远,在西汉时主张盖天说的学者已经采用重差法。刘章在《九章算术注》中有用重差法解决间接测远、测山高、测城邑大小等问题。地形图的测绘已经开始利用当时数学的光辉成就,所以精度比较高。

    地形图和驻军图的水系都用单线绘出,而且上游细、下游粗,与现代地图上的水系绘法基本相同。山脉在地形图上用闭合曲线加晕线表示,很像现在的等高线画法,可惜在后来的地图上很少沿用。

    驻军图是一幅彩色地图,水系用田青色描绘。驻军图的山脉表示方法不如地形图,且不为后来所采用。地形图和驻军图上的地名都按政区等级分别注记在方框或圆框内。

    当然,并不是当时所有的地图都具有这样高的水平,就如同一幅地形图,其中五岭以南部分,就相当粗陋,而一般使用的行政区图可能都不很精确。

    因此后世有人对这些地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都“不精审”,即“不设分率”(比例尺),又不考证“谁望”(方位)。是“不可依据”的。

    这位叫做裴秀的西晋人主持编绘了《禹贡地域图》18篇,在序言中提出绘制地图必须遵守六项原则,这六项原则虽然是前人在实践中已经做了的,但裴秀把这些宝贵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明确规定“制图之体有六”,即“分率”、“谁望”、“道里”(人行路径)、“高下”(高取下)、“方邪”(方取邪)、“迂直”(还取直)六条准则,从而建立了我国传统制图学的理论。

    他要求地图要有比例尺,地物方位要准确,这些原则仍然是我们今天测绘地图所必须遵守的。我国土地辽阔,边境地区又多天然屏障。早期有关域外的地理知识大都在传入时几经中介,因而很容易带有神秘和怪异色彩。

    到了汉代的时侯,由于政治、军事和宗教上的原因,有更多的人专由陆路和海路到国外去、人而增长了关于域外的地理知识,有关域外的地理知识是从汉代迅速发展起来的。

    西汉王朝为了阻止匈奴的南下和通好西域诸国,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和他的副使分别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安息和身毒等地,了解到今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一带)、西亚(伊郎高原、两河流域一带)和南亚(印度一带)的地理情况并写有书面报告。

    《史记・大宛列传》就是根据张骞等提供的材料写成的,它们是最早记载中亚和酉南亚的地理专著。

    这本著作对于当时西域各国的人口、兵力、风俗、物产、城镇交通、水文、气侯以及道路的里程等都有所介绍,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并为今天研究中亚一带的历史地理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自张骞等通使西域之后,沟通了我国与西方各国人民的联系,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交流。

    由于我国是蚕丝之乡,丝绸织品极负盛名,为输出物品的大宗。丝绸在中亚、西亚以及罗马帝国备受欢迎,凡经营中国丝绸的商人无不获得优厚利润,沿途往返贸易丝绸者络绎不绝。

    因此从长安西行通往罗马帝国的道路,就成为联系东西方人民之间友谊,加深东西方人民之间的信任、理解的“丝绸之路”了。丝绸之路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也可称为增进中国对外开放的意识,搞好古老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而且这也是必由之路。

    从以上域外地理知识发展的情况来看,增加较多的是对中亚、南亚,即与我国西部有陆上交通可以往来的地区的认识。当时通向西方的陆上交通虽然也很方便,但与尚未应用指南针的海上交通比较,可能要安全一些。

    但不知人类有了纪元以后,古老中国的这一艘年轻的地理航船,将会开往哪一个方向,整个人类的地理航船,又会往哪一个方向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标题:亚历山大,征战世界拓展地理空间;司马子长,壮游神州记述经济差别(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nyi/638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nyi/6386.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亚历山大,征战世界拓展地理空间;司马子长,壮游神州记述经济差别(9)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亚历山大,征战世界拓展地理空间;司马子长,壮游神州记述经济差别(9)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