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100个未解之谜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100个未解之谜 > “生物圈Ⅱ号”和“生物活素3 号”

“生物圈Ⅱ号”和“生物活素3 号”

时间:2010-01-29 02:2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91.“生物圈Ⅱ号”和“生物活素3 号”
依据美国科学家卡尔多拉和卡斯廷的说法,地球上的生物将在15 亿
年后完结,25 亿年后地球将成为金星那样的不毛之地。届时人类要在地
球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建造像今日地球一样的适宜生物生活的环境。为
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天科学家已经拉开了这一尝试的序幕,即美国科学
家建造在亚利桑那州的“生物圈Ⅱ号”,和前苏联科学家建造在西伯利
亚的“生物活素3 号”。
“生物圈Ⅱ号”是相对于地球这个第一生物圈而言的。它1987 年始
建,1990 年12 月竣工。占地1 公顷,面积约1 万平方米,体积15 万立
方米,由钢架和玻璃建成。随着它的建成,来自美、德、英和比利时的8
名男女科学家,进入了这个全封闭的完全与地球隔绝的“人造卫星”,
在其中自给自足地生活,进行地球生态模拟实验。
“生物圈Ⅱ号”与地球一样需要吸收阳光。为使其中的不同部分具
有合适的气候,其顶部装置的由计算机控制的遮阳板和百叶窗可以调节
阳光的强弱,使不同的部分具有不同的温度。这样,就有可能重现地球
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如沙漠的干燥酷热,或海洋的潮湿阴冷等等。其中
的小型海洋最深处虽然只有10 米,但水中装置的产生人造波浪的震动器,
却可使之适应海洋生物繁殖。另一个小型海洋则完全与阳光隔绝,以重
现地球上海洋深处的状况。为使其中发生风雨,顶部装置的风洞将产生
微风,把沙漠上空的干热空气吹到10 米深的海洋上去,使它吸收那里的
水气,然后吹到热带雨林上空变成阵雨。热带雨林中将有鸟类、蛇、昆
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繁衍生息。那里的动物将以草木为生,而动物和植物
将相互起氧和二氧化碳的再循环作用。
居住在其中的8 名科学家,不仅从事高技术农牧业生产,以栽培蔬
菜,养殖鱼类、鸡鸭、山羊等作为食物来源,而且将进行各种复杂的实
验工作。因为这个人造生物圈将不断遇到各式各样的危险,如环境污染、
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空气中氧或二氧化碳含量太大,不同生命形式之
间的不平衡等等。出现以上任何一种危险,都将给人造生物圈带来致命
危害。因此,他们都是精选出来的多面手科学家。他们要随时随地监测
这个密团人造世界的空气成分、温湿度、环境污染、动植物生长变化以
及其相互影响等等情况,并及时进行调节,以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他
们不得接受外界的任何物质供应,只可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电话电视手
段取得外界的指导和帮助。
前苏联科学家建造的“生物活素3 号”,坐落在西伯利亚克拉斯诺
亚尔斯克市,西伯利亚科学分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地下深处。它用不锈
钢建造,外裹皮革,体积315 立方米,规模仅为美国“生物圈Ⅱ号”的
1/700。但就其实验目的而言,则是与“生物圈Ⅱ号”一致的。它1990
年建成后,即有3 名科学家进入其中生活。这3 名科学家一位是花甲老
人,两名是青年男女。按计划,这两名青年科学家将在其中结婚和生育。
目前,这3 名科学家正在“生物活素3 号”中生活,并研究一切能
够左右人类生存的生态功能。例如能影响地球温度的海洋作用等。“生
物圈3 号”内的所有植物均采用无土液体栽培法栽培,与美国“生物圈
Ⅱ号”不同。同时不施用农药和化肥,而采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病虫害和天然肥料促进植物发育生长。
目前,这两个人造生物圈都仍在实验之中,科学家对此都十分关心,
因为它们既是人类迈出的拯救地球动植物的第一步,而且也是迈向太空
移民的第一步。它们可以使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生态问题,探索水和
空气再循环的新方法以及安全无害的农业技术。如果人和动植物在这密
封的自给自足空间内,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则人类就
不仅不怕将来地球变成不毛之地,而且可以进一步考虑在太空中或在附
  本文标题:“生物圈Ⅱ号”和“生物活素3 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weijie/781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weijie/781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生物圈Ⅱ号”和“生物活素3 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生物圈Ⅱ号”和“生物活素3 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