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现代天气学原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现代天气学原理 > 相对坐标分析

相对坐标分析

时间:2012-08-04 19:5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7.5.3 相对坐标分析

  上述的时空转换分析可以揭示中尺度系统近地层的结构特征,但不能揭示系统的空间结构,要认识系统的空间结构,必须依据分辨率较高的探空和高空测风资料,而这样的资料目前的常规观测难以提供。相对坐标分析是弥补高空资料不足而提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有限的,但较稠密的高空观测资料,由观测对系统的相对时间,转换为测站对系统的相对空间,制作相对时空剖面图,以揭示中尺度系统空间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具有时空转换的含义。

  图7.32是利用5个不同时间的探空、测风资料制作的关于飑线的相对时空剖面。这些资料是:1983年4月27日19时霍山、芜湖、溧阳的探空、测风观测;1983年4月28日01时南京大校场的探空观测,以及1983年4月28日02时南京小校场的高空风观测。图中纵坐标为气压高度,横坐标为相对系统的时间及相当的水平距离,正值为飑线前方,负值为飑线后方。横坐标下方附有相应时次的地面天气观测。图中分析了由气温、气压、湿度求出的θse等值线及相对流线。相对风速的水平分量由Vr=V-C求得,V为实测风,C为飑线移速(50km·hr-1);其垂直分量利用27日19时和28日07时加密探空(站距90km)的计算结果,再用相对时间转换得到。由图可见,飑线前方为倾斜的入流上升气流,水平速度分量大于10m/s的强入流在100km范围内,厚度约900m。这股强入流是暖、湿不稳定的,而且沿倾斜上升气流呈多层位势不稳定结构,这和飑线天气强烈对应。在飑线后方,存在来自对流层中高层的倾斜下沉气流,水平范围约200km。与此对应,在飑线后方约500~300hPa处,有一个向前向下伸展的低θse区,表明这支下沉气流是冷而干的,它一直延伸到近地层,然后折向飑线后方流去。

相对坐标分析

  相对坐标分析的操作步骤是(以飑线为例):

  (1)取与系统移向相近方向上的测站,并确定系统过境的时间(T)。T由自记记录、天气实况、雷达或中尺度系统动态图得到。如霍山站,飑线过境时间为4月27日19时50分;南京站为4月27日22时40分等。

  (2)将系统过境时间(T)和高空观测时间(t)相减,得观测相对系统的时间(△T)。如霍山,△T=+50分钟,表示在相对坐标中该记录是在飑线过境前50分钟的观测。再如,南京大校场,△T=-2小时20分钟,表示在相对坐标中该记录是在飑线过境后2小时20分钟的观测等。可见,△T>0的记录是系统过境前的观测,反映系统前方的大气特征,△T<0的记录是系统过境后的观测,反映系统后方的大气特征。

  (3)根据系统移速C,将相对时间转换为相对距离。已知本例飑线移速为50km·h-1,则△T为+50分钟对应的距离为+42km,△T为-2小时20分钟对应的距离为-117km等。

  (4)作相对时空剖面。取横坐标为相对时间或相对距离,纵坐标为气压高度(参见图7.32)。将△T>0的记录依次置于系统的前方,△T<0的记录依次置于系统的后方,并填写求算出的物理量。

  (5)分析。根据需要和资料能力分析各项目,以揭示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

  应当指出:同时空转换分析一样,相对坐标分析也应在系统呈准稳定时段进行;测站选取愈接近系统过境的时间愈好,且时间的前后跨度不宜过长,并应和来自其他资料的分析结果对照,以求一致和合理。


  本文标题:相对坐标分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ianqixue/1066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ianqixue/1066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现代天气学原理:相对坐标分析(1)
    欢迎你对相对坐标分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相对坐标分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