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名水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名水 > 缅甸民族的摇篮--伊洛瓦底江(2)

缅甸民族的摇篮--伊洛瓦底江(2)

时间:2010-01-28 23:1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曼德勒是北掸邦和伊江上游的门户,缅甸内陆的交通枢纽。自仰光至此的铁路、公路、航运及航空线,均由此分别深入北掸邦、伊江上游及亲敦江流域。曼德勒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是缅甸古都和民族文化中心。缅甸独立后,发展有纺织、木材加工等工业。位于郊区的曼德勒山是佛教圣地。此山高约300米,像一座屏风矗立在城市北面。传说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曾派弟子,到此宣扬佛法而成为佛教圣地。山顶上建筑雄伟壮丽,有8座大寺院和数不尽巧夺天工的佛像,从山下的山门至山顶,是一条用山石铺成笔直的路,共有330O多级台阶,沿路共有1621座长廊,长廊上布满描写佛祖故事的彩色壁画。

  曼德勒附近不仅是缅甸传统手工业区,而且有丰富的石油,分布在仁安佳至仁安羌一带的油田最为著名。

  蒲甘是举世闻名的“万塔之城”,它就像晶莹夺目的宝石,点缀在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绿色地毯上,闪烁着缅甸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光芒。缅甸人曾经说过:“没有到过蒲甘,就等于没有到过缅甸。”蒲甘是东方文化宝库之一,是蒲甘王朝的首都。蒲甘王朝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创立了缅文,使手工业和文化发展起来。当小乘佛教传入,兴建佛教寺塔之风盛极一时。在短短的两三百年间,一座方圆几十公里的蒲甘,处处寺塔簇拥。据说,最盛时期佛塔共有444万多座,因此号称“400万宝塔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迁、年久失修等原因,现存佛塔不过5000座。其中,以达比纽塔最为壮观,它高达200多米,登上塔顶蒲甘尽收眼底。

  蒲甘的佛塔,几乎集缅甸一切建筑艺术形式之大成。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洁白素雅,有的红里透蓝,颜色各异,大小不等,重楼复阁,巍峨壮丽;塔顶有圆有尖,有的既圆而尖,呈金钟形、覆钵形,气势雄伟。伴以高悬塔周的众多银铃,微风吹过铃声丁咚。佛塔内的浮雕,技艺精巧,构图朴素,栩栩如生。

  伊洛瓦底江从第悦茂以下为下游。第悦茂至苗旺的沙岩地区,河宽度锐减,河流由于受阿拉干山脉与勃固山脉的紧束,水流湍急,平原窄小阶地发育,景色颇似上游的峡谷。

  苗旺以南48公里的娘交附近,伊洛瓦底江开始分流,散作伞形分成多条支流流入安达曼海,形成河道交织如网的著名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三角洲,西从勃生河口东至仰光河口,宽约242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三角洲地区除一些高地外,概为现代冲积平原。地势低下平坦,一般与海潮线相等,部分则在海潮线之下。由于每年有约3亿吨的泥沙倾泻海内,所以三角洲向外伸延的速度是惊人的,据测量,平均每年向海洋扩展66米左右。

  三角洲上,地势低平,河道成网,雨季时一片汪洋,村镇均建在高地之上。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以种植水稻为主,是缅甸全国稻米的第一中心,享有“缅甸谷仓”之盛誉。全国有耕地240多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230多万公顷,而三角洲则几乎占缅甸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仅伊洛瓦底省(占三角洲面积的2/3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有180万公顷,1980~1981年度的稻谷产量达428.7万多吨,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32%。该省在全国14个帮、省中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省,1980~1981年度全省每英亩(每英亩约合40.5公亩、6市亩)平均产量可达60箩,而全国平均亩产只有52.9箩。该省的兴实塔镇区每英亩平均产量高达100多箩,居全国首位。大米是缅甸人民的主要食品和出口商品,也是缅甸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缅甸是世界稻米出口最多的国家,约提供世界稻米总贸易额的40%,故有“稻米国”之称。战后,稻谷生产发展较快,目前年产量已达1400万吨,约相当于战前年平均产量的2倍。但因国内需求量增加更快,出口减少,约占出口总值的40%以上。

  仰光位于三角洲东侧,背依勃固山脉,面临水深浪静的仰光河,虽距河口35公里,但万吨海轮可直抵仰光码头,是全国最大商港,年吞吐量占全国的93%,也是全国最大的吞吐海港,输出入商品,绝大部分通过仰光集散,是缅甸国内外交通总枢纽。仰光还可通过仰光河下游与伊洛瓦底江、来敦江和三角洲上的港口联系。全国的铁路和公路都汇集到仰光,因此,仰光也是全国铁路中心、最大城市,1948年缅甸独立时定为首都。
  本文标题:缅甸民族的摇篮--伊洛瓦底江(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shui/1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shui/11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缅甸民族的摇篮--伊洛瓦底江(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缅甸民族的摇篮--伊洛瓦底江(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