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少年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少年地理学 > 地理学发展“三步曲”(3)

地理学发展“三步曲”(3)

时间:2010-01-29 01:37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4)并非“巧合”的特点

    古代地理学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人类对于大地的认识,是逐渐探索,“步步为营”,由点及面,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地理视野。开始是短距考察,以后是长途之旅,最后干脆是环球探险了。伴随这一由近及远的陆海跋涉之行,此时所出现的文字性地理记载,也多是以探险、猎奇、游记或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方域记述为其特点。中国是这样,域外的地理书大凡也是这样。写记的方法,是以现象描述为主,理论体系性的著述却并不多。地理著作,往往都是与其他学科掺和在一起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部名曰是“地理”类的名著,也常常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文艺”作品。中国的《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基本就是这样。古希腊学者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埃拉托色尼的《地理学》、斯特拉波的《地理》、马可・波罗的《游记》,无一不是这样。

    2.中兴曲:近代地理学

    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时期。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走向成熟。近代地理学在初期曾被地理学人称之为“新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的“时间”,大约有150年。

    (1)创始国传来的信息

    近代地理学最早创始于德国,德国还是“环境”、“区域”和“景观”三大学派的故乡。近代地理学的两位创始者——洪堡(1769~1859年)和李特尔(1779~1859年),都是德国人,二人均研究地表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均重视探讨人类和自然界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层次问题,这就使他们的工作,有别于以往古代地理学那种一般性的描述,进而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洪堡和李特尔去世后,作为近代地理学起源地的德国,新人物仍层出不穷。不少后继人物,对近代地理学发展,也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贡献主要反映在对环境、区域、景观的研究上,研究者中有的并成为近代地理三大学派——环境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的泰斗。其中,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拉采尔(1841~1904年)。

    除了以上三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外,德国近代地理学时期,还有李希霍芬、彭克父子、柯本等人,对开拓近代地理学有关领域也颇多贡献。

    (2)其他国家的近代地理学

    近代地理学起源于德国。由于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的打通,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也日益扩大。19世纪的最后1/4世纪,德国“新地理学”,遂也迅速向欧美与亚洲的一些国家传播。首先是法国及德国的一些近邻,接着是美国、英国、俄国及前苏联、日本、中国等,这些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德国新学思潮的影响。这样,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各国几乎都出现了近代地理学。这种由德国直接或间接传进的近代地理学,由于各国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传播过程中,必然要打上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而形成与德国学派不大相同的流派,成为各国新创建的并各具特色的近代地理学。

    (3)中国近代地理学

    中国近代地理学,是在引进欧美近代地理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时间上要比西方晚一个世纪。

    张相文(1866~1933年)被中国地理学界公认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启蒙人,他最早写的一本有近代地理特点的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1908 年)为中国高等学校第一部自然地理教科书。1909年他发起在中国成立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为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中国地学会和《地学杂志》是中国近代地理学萌芽时期最重要的组织和文献。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高等学校纷纷建立起了地理系。翁文灏、竺可桢也是中国地理学界的著名学者,他们分别毕业于比利时罗文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并都获取博士学位。对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与形成,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竺可桢于1918年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讲授地理学和气象学并任教授,成为第一位在我国高等学校讲授近代地理学的教师。1921年竺可桢所创建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相继改为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地理系,是中国最早的地理系。他所编著的《地学通论》讲义,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地理教科书。他所培养的一批批学生,后来许多人都成为了中国近代地理事业的骨干。1934年由竺可桢、翁文灏等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并创办《地理学报》。1940 年,中国地理研究所在重庆成立,又创办了《地理》刊物。1934年顾颉刚和谭其骧,还发起建立禹贡学会(1936年正式成立)。以上地理机构和刊物,对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4)近代的地理考察

    前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中低纬度的大块陆地几乎发现殆尽。通过麦哲伦船队的环球一周远航,证实了地球为圆球体这点谁也不会再怀疑了。人们考察的热点就转向地球南北两极和向世界大洋及大陆内部。在人类探险史上,形成了第二次“考察热”。1909年4月6日美国探险家皮里和助手亨森及4个爱斯基摩人又到达了北极点。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又第一个征服了南极点。1845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对世界大洋进行了最早的科学划分和命名,将世界大洋定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5大洋。1876年,英国派“挑战者”号考察船,又首次完成了世界上环球一周的海洋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海洋信息资料。

    1957年8月18日,前苏联“斐查兹”号海洋考察船,用超声波测深仪,测出了世界大洋的最深处深度,那就是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点位于该海沟的北纬11°20.9′,东经142°11.5′处,洋深为11022米(现改为11034米)。1960年1月23日8时23分,美国“特里斯特号”深潜艇载着美国两位科学家(皮卡德和瓦尔什),并首次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这个最深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深潜的世界纪录。

    对于大陆内部的探险考察,那就更频繁了。1879年,葡萄牙人马泰乌第一个进入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1899年,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第一个登攀了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19世纪,美国组织大批地理学者对其未开发的中西部国土进行多次勘测,并获得了大量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调查资料,且绘成相应的地图。1868~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7次来华考察。瑞典人斯文・海定又8次来华考察,并提出罗布泊是“游移湖”之说(此说以后被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家周廷儒教授所否定)。随着中国国内考察的进行,我国地理学家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也组织一定人力,或参加中外的联合考察团(如中瑞西北联合考察团),或国人自己进行科学考察。如严德一的青、康、滇边疆考察,徐近之的青藏高原考察等。

    3.新时曲:现代地理学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发展也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即“现代地理学时期”。它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也有人认为在60年代初),至今仍处在开创阶段。

    现代地理学的“诞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随着人类科技进步而前进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在面对人类切身的一些大问题上,如:土地如何合理规划?资源如何开发?工业区位如何选定?城市发展如何布局?道路如何布网?人口猛增如何控制?环境怎样保护等等,一系列人地关系问题,地理学都必须给予帮助、指导和解决。然而,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过去那种纯描述性地理学无法解决的。随着人类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出现,以及航空航天遥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为地理学实现变革提供了良好机遇。进而也促使了现代地理学产生与发展。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是强调地理环境的统一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性的人口剧增、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城市化、区域开发等等问题,绝不是地理学中任何一个分支学科所能单独承担课题研究的。即使地理学的“大板块”——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每一块都使出浑身解数,也仍难独立承担以上大课题。只有发挥地理学固有的综合性特点,强调地理学的一体化,实行学科“大兵团作战”,才能有助于对新出现难题的攻坚,求得问题解决。美国地理学家艾尔、乔利等进一步深化“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的思想,我国科学家马世骏提出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吴传钧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等,就是把人与环境理解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的观点,探索地理学的新路子。这种强调人与环境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即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来加以研究的思想,为现代地理学的首要特点。

    然而,掌握地理事物的总体规律,了解地球表面事物的运行法则,并超前地进行地理预测、预报,则正是现代地理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现代地理学,开拓了地理应用技术领域。地理学发展虽然历史久远,但长期以来,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知识理论阶段,只是用理论知识来启发人的思维,为计划、对策提供依据,而不是可操作性的具体技术。如果说古代地理学可称之为记述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又称解释地理学,而现代地理学则应称之为预测地理学、应用地理学了。尽管目前这方面(应用领域)尚不完全成熟,但其应用的能力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如遥感地理技术、地理规划技术、地理工程技术、地理自动制图技术、生态建设技术、信息地理技术等等,已在国计民生和建设中大显神通。

    地理学虽然历史悠久,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现代地理学刚进入开创阶段,因此说,它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前途将是无限光明而广阔的。


  本文标题:地理学发展“三步曲”(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aonian/59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aonian/597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少年地理学:三步曲(2)地理学发展(1)
欢迎你对地理学发展“三步曲”(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学发展“三步曲”(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