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我国的沙漠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我国的沙漠 >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

时间:2010-01-29 01:1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而言。沙丘在中国沙漠里分布面积最广大,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海。沙丘有流动和固定、半固定之分。流动沙丘的表面无植物覆盖,或仅在沙丘坡脚有少许植物,覆盖度在15%以下,风沙活动强烈,流动性大;半固定沙丘的表面,植被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在15~40%,在植物生长较好的地方略有粘土或盐土结皮现象,有局部风沙活动,流动性较小;固定沙丘有密集的植被覆盖,覆盖度超过40%,或大部分沙丘表面有薄层粘土或盐土结皮,不易被风吹蚀,比较稳定。

  沙丘的形态初看起来,好像到处都是一个样,很单调。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加以考察,特别是当乘飞机飞越沙漠的上空,从飞机上俯瞰沙漠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沙漠由于各地风、水分、植被等条件的不同,沙丘形态是十分复杂多样的,而且有惊人的规则性。

  1.最小和最大的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是中国沙漠地区最常见的,也是形态最简单的一种流动沙丘。顾名思义,新月形沙丘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平面图形呈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个兽角(翼)。它们是由绕过沙丘两侧、具有垂直轴的涡旋的横向环流造成的(图9)。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是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坡度在5~20度;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倾角在28~34度,相当于沙子的最大休止角。沙丘高度都不大,一般为1~5米,很少超过15米。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

  在沙子供应比较丰富的情况下,由密集的新月形沙丘相互横向连接,可形成新月形沙丘链。高度一般在10~30米左右,其形态随各地风的情况而有差异。在风向单一的地区,沙丘链仍然保持原来单

  个新月形沙丘弯曲的弧形体痕迹,两翼也比较明显;平面形态弯曲度亦较大,依然反映出新月形的特征。但在相反方向的风交互作用的地区,整个沙丘链就显得比较平直,剖面形态往往成为复式,顶部有一条摆动带。

  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广泛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北部和东部的库鲁克库姆,以及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和柴达木盆地的山前洪积平原等地。

  梁窝状沙丘通常具有隆起的曲弧状沙梁和凹下的沙窝,是密集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在草本和灌木生长的条件下,已被植物所固定或半固定而形成的。它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以及科尔沁沙地。

  倘若沙子供应十分丰富,新月形沙丘链进一步发展演变,就会形成复合型的结构。也就是说,在沙丘体积不断增大的同时,其平缓的迎风坡上又产生了次一级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层层叠置,状如鱼鳞;但背风坡一般来说没有复合的形态,为一比较单一的陡峭斜坡。这种沙丘称为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它们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这类沙丘,一般高度在50~100米;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可高达200~300米,最高达420米,是中国沙漠中最高大的沙丘,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沙丘之一。因沙体硕大如山,所以又称为“复合型沙山”。沙丘的长度一般为5~2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最长的可达30公里左右。一般宽度有300~800米,最宽者可达1~2公里。各个相邻的巨大复合新月形沙丘的顶脊间距,一般有1.5~2.5公里,有时可到4公里。一道道排列规则的复合型沙丘链,宛如海啸卷起的巨浪,极为壮观。

  巨大的复合型沙丘链(沙山)的形成,除了有丰富的沙子供应,以及发育年龄较长外,也还与局部地形起伏对气流的阻滞作用有关系。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高200~300米的麻扎塔格山横列于沙漠中,成为东北风运行的障碍,在它的迎风坡(山岭北侧)堆积了大量的沙子,形成巨大的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且愈靠近山地沙丘相对高度愈大(表8)。又如巴丹吉林沙漠的巴丹吉林庙至七里沟一带,
  本文标题:风积地貌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amo/49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amo/498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风积地貌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风积地貌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