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人文地理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人文地理概论 > 人地关系的协调(2)

人地关系的协调(2)

时间:2011-04-12 06:0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协调概念的含义

协调,或译和谐。和谐一词起源于希腊文harmonia,意即联系、匀称,是指客观事物诸方面的配合和协调,亦即指自然界多样性中的统一。和谐一词,英语为harmony,俄语为Гашоия。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协调作为一种相互关系和物质属性,具有三个重要点:

第一,协调是一个整体概念,物质内部单独一个孤立的组成要素不能构成为协调。因为协调统一体中,除了要素的量的差异以外,还有质的对立或区别,各组成要素内部及相互间的作用和联系。协调统一体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机整体是协调的基础。协调统一体决非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堆积物,而是一个其内部具有各种有机联系的整体。有机联系的整体之所以是协调统一体的基础,是因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和物质运动过程,只有在以有机整体的形式和状态出现并运动变化时,它们的内部各组成部分、要素、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才能协调和匀称,结构才能合理而有序,从而才能使协调统一体向着最优功能的方向发展。

第二,各个组成部分、要素、因素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关系,而是有机的联系,并表现为协调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性。根据协调原理,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过程内部各组成部分、要素之间的比例协调性和结构有序性是其内部关系协调统一的标志。只有达到了内在的比例协调、结构有序和结构合理,物质或物质运动才能显示出对称性和整体性。一个协调统一体就其内部联系而言,必然表现在以下诸方面:首先,协调统一体各组成成份、要素之间不是杂乱无章、彼此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紧密联系、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其次,各组成部分、要素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互相搭配合理的数量比例;再次,在协调一致中建立平衡、有序的整体结构,使得整体各组成部分、要素之间的空间配置、排列顺序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在有机统一整体中,各组成成分、要素相互促进,向着结构越来越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协调不是“调和”、“停滞”,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共性”,协调不能取消事物的矛盾斗争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协调是事物对立面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协调原理所揭示的,是物质世界中对立、差异的组成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稳定平衡时和功能最优时的一般规律。协调统一体所表现的规律性,其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物质系统整体上的特征和规律性;物质系统内部各对立、矛盾部分的本质联系,以及不同物质系统所组成的和谐整体内部的规律性,等等。

3.协调人地关系的依据和原则

研究人地关系的协调,其哲学依据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第一,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是协调论重要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统一的,但这种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不是一种因素统一于另一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统一于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所谓统一,就是多样性、差别性中的统一,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统一性多种多样,有纵向深层次的悬殊很大的各种大统一和小统一,有横向水平的大统一和小统一,有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内或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协调论的坚定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都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其内部都不存在绝对的统一,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和矛盾。协调本身包含差异、对立和矛盾,在没有对立、没有差异的物质内部,是谈不上协调的。所以协调必须以差异、对立为前提。协调中既有相互适应,又充满着相互作用和矛盾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应和矛盾会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在每一次相互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具有新质的、协调一致的整体,这是一个稳定、平衡的、具有新功能的整体。

人类要在地球上实现人地关系的真正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多级协调整个人类社会、人类活动乃至人体本身,都与环境处于不可分离的相互渗透的物质能量的普遍联系与交流之中。人类是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全球地理环境是生态圈的根基。人类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够通过协调管理达到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由于地球表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区域差异,包括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差异、人类文化的差异等。因此,人地协调方式存在着各种地理空间的区域性协调,包括全球性人地协调、区域性人地协调与局地的人地协调等三个空间层次。人类应根据相应的人地协调空间层次,建立多级协调体系,既有宏观的战略、中观的决策,又有微观的行动措施。

微观协调,以局地(小范围地域)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各种类型的微观地理实体的分布、演化规律与结构功能特点,为局地环境的改造、工程建筑设计、场地选择、山地景观设计、土地利用改造、村镇建设、城市规划提供实施方案;中观协调,研究各级各类区域地理要素的分异规律、演化特征及其结构与功能特点等,为制定区域各项规划,生产力配置、国土整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宏观协调,以全球表层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全球表面的自然历史进程、地球表层巨系统的发展机制与人类活动的全球效应及海陆演化机制,为预测全球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协调全球性的人类—经济—自然的关系,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生态等项危机,并为协调世界性资源的开发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重点协调重点协调,应从区域和矛盾的主次两个方面来理解。影响人地协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有巨大差异,有的因素是主要的,有的因素是一般的;从区域的角度看,各个地区人地协调的状况和人地失调的程度也大不相同,有的区域人地关系较协调,有的地区则矛盾很突出。因而,在协调人地关系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重点整治人地关系严重失调地区,同时要抓住导致或可能影响人地关系失调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予以解决。

需要重点协调人地关系的地区主要有:①经济建设重点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开发,各部门各系统按各自的建设方案进行,经常引起资源的利用过度或失当。例如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甚至造成生态失调;开发区特别是工业区的新建可能使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大量人口涌入和耕地的减少使粮食供应紧张,环境恶化。②土地狭小、经济贫困而人口增长过快的地区。经济贫困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民常被束缚在土地上,依靠种植粮食维持生活,如果不搞好计划生育,人口的急剧增长迫使人们去开垦那些不十分适宜耕种的坡地,造成水土流失和其它环境问题,这样的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特别低,天灾人祸接踵而来的是种种社会问题。③生态环境脆弱带。

所谓环境脆弱带就是“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或能量体系,或结构体系,或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两边延伸的过渡带。”①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全球的普遍重视。在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中,在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以及在80年代开始的地圈一生物圈计划中,都强调了“脆弱带”研究的重要性。

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带主要有:①城乡交接带,由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供求关系、物质能量交换水平、生活水准、社会心理等因素,使得这一过渡带的时空变化,总是表现着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②干湿交替带,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热量水分平衡的状况及其组合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与此相应的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地表景观、初始生产力水平等,均具有脆弱程度较高的特点;③水陆交界带,液相物质与固相物质的互相交接,使得这一交界面呈现不稳定的特征;④农牧交错带,由于生产条件、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目标的不同,在农业地区和牧业地区的衔接处,形成了一个过渡的交界带。在这个过渡带中,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形成了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前提;⑤森林边缘带,类似于农牧交错带,因为它既不同于森林内部,亦不同于非林地的自然环境,因此该边缘带的形态及演化,常常是生态环境质量评定的指示者;⑥沙漠边缘带,该带的脆弱性常表现为沙漠区的扩大,侵害农牧区;⑦梯度联结带,主要由于重力梯度、浓度梯度、硬度梯度(抗侵蚀能力)等的明显存在,产生了在侵蚀速率、污染程度、坡面形态变化等方面的过渡区,它们在生态环境的系统稳定上,显然是脆弱的。

生态环境脆弱带本身,不等同于自然生产力水平最低的地区,或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区域,只是在生态环境改变的速率上,在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上,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上,在相应于全球变化的敏感性上,以及在资源竞争、空间竞争的程度上,表现出可以明确表达的脆弱性。因而,在协调人地关系中,应加强对脆弱地带的保持和治理。
  本文标题:人地关系的协调(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wen/270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wen/27008.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欢迎你对人地关系的协调(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人地关系的协调(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