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农业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农业概论 > 印度农业(2)

印度农业(2)

时间:2010-01-29 03:4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印度农业的结构与生产水平

印度独立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缓慢下降的趋势。国民净产值中农业的比例1950年为58.9%,1980年为40%,1990年为32.5%。该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例为58.5%。出口农产品(棉布、麻制品、茶叶、香料、烟叶、咖啡、腰果等)价值占全国出口贸易总值的30%左右。由此可见,农业依然是印度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就业部门和出口创汇部门。

就农业内部结构而言,按印度官方的统计把农业生产分为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两部分,在农业总产值中,这两部分的比例是70∶30。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米和小麦。

印度农业的结构状况可以反映出该国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不能不占有极端重要的要位,它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是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印度的粮食产量 1950年为5 082×104t,1990年达到 17700×104t,增长了近 2.5倍,其中稻米产量从2 058×104t增至6 600×104t,增加了220%,小麦产量从646×104t增至4 900×104t,增加了750%。其他作物产量也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该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单位面积www.dljs.net产量的提高。比如,从1950年至1990年,粮食作物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从552kg增至 1200kg,提高了117.3%。而1966年开始实施的“农业新战略”,即所谓“绿色革命”是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基础。

“农业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以引进高产品种为核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使用各种现代农业技术和投入,并选择一些有水利条件的地区作为实施这种一揽子现代农业投入的对象;由专门委员会确定农产品价格结构以保证农户有利可图。

“农业新战略”实施后,拖拉机台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1万余台发展到目前的70余万台;化肥消耗量由33×104t提高到1000×104t;水利灌溉面积由2800×104hm2发展到近7000×104hm2。特别是优良稻种、麦种的引入发挥了核心的作用。

“农业新战略”的制定和顺利实施是该国摆脱食品短缺,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并由此带动农业整体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印度农村的土地关系

独立前,印度农村存在着名目繁多的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独立后,该国政府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重点废除了“包税地主制”。所谓“包税地主制”,亦称“中间人地主制”或“柴明达尔租佃制”,是指政府把土地交给包税主,规定由后者一方面负责定期向政府缴纳固定税额,另一方面可以把土地分租给农民,任意取给。广大农民由此变成了只能听凭包税地主任意摆布的佃农。废除“包税地主”制的具体办法是,由农民支付赎金从包税地主处赎买土地。可在实践中,由于农民缺乏赎金而无法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的另外一项措施是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由政府征收限额以外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项措施在实行中受到农村富裕阶层的抵制,国大党和政府内部也有不少人持消极态度,如有的邦采取按人数而不是按家庭单位确定土地占有最高限额以逃避政府征收。所以这项措施也进展缓慢。

1971年印度政府宣布“土地改革”胜利完成,而实际情况是:占土地所有者的25%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4hm2以上),占有全国耕地的65%,其中4%的大地主(占有耕地10hm2以上),占有全国耕地的31%;与此同时,印度农村还存在5000多万赤贫的无地雇农。

当然,土地改革也产生了某些积极效果。比如,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部形成了一些资本主义关系比较发达的农业先进地区,其中,旁遮普邦在全印粮食播种总面积中仅占1.5%,但它却提供了印度每年收购商品粮的55%。在这个农业先进地区,土地改革为后来的“绿色革命”创造了条件。但就全国而言,农村资本主义土地关系不占主导地位。

直到今天,在印度,大量土地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封建性的经济方式,如出租土地,收取高额实物地租等,剥削广大佃农。

五、印度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印度在农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农业有明显进步,特别是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幅度大,但是从总体上说,该国农业水平与世界农业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以粮食单产为例,稻谷的世界平均水平是3200kg/hm2,而印度则是2 150kg/hm2;小麦的世界平均水平是2 300kg/hm2,而印度是1900kg/hm2。在广阔的农村,农民还广泛使用木犁、铁犁以及十分落后的传统农具。目前全印度平均每300公顷才有一台拖拉机(拖拉机大多集中在旁遮普邦)。农村中约有80%的农民是文盲,其中半数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第二,农村生产关系落后。目前,除了个别邦以外,在印度的广阔农村,封建经济关系仍占有优势,那里的大部分土地、财产、借贷资金和商品流通渠道以及地方政权、宗教事务等仍控制在少数地主、高利贷者和商人手中。他们常常是三位一体或两位一体,成为农村经济上的垄断者和政治上的统治者。普通农民深受封建传统和宗教的影响,又缺乏资金和必要的现代文化。所以,在印度农村,无论是统治者或一般农民对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都缺乏兴趣。

第三,农业地区和农业部门发展不平衡。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印度各邦农业生产水平极不平衡。特别是“绿色革命”以后,这种不平衡更加突出。例如,该国的东部农区包括5个邦,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30%,20世纪60年代初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6%,现在已下降到不足20%;而旁遮普邦则提供了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仅靠一二个邦解决全国的粮食问题,是不可能持久的。

农业生产各部门的发展也不平衡。例如,小麦、稻谷的单产水平提高快,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总产量增加明显,有关部门确定的价格也高;而豆类和其他粗粮单产水平提高很慢,播种面积又有下降,所以,豆类和粗粮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大幅下降。这样,作为印度贫民最主要蛋白质来源的豆类食品,贫民平均每日的获得量,从50年代的70g下降到90年代初的38g,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营养状况。另一方面,小麦和大米因价格较高而大量积压,浪费严重。

要解决印度农业发展中的矛盾,除了农业政策的完善和农业技术的改进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和质量,在于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在于控制人口和提高人口素质。1985年10月由印度计划委员会发表的《1985—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针对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政策。这个政策的关键是要把“绿色革命”推广到东部地区和干旱地区。政府认为,这将减少农业中的不平衡,减少直至消除农村中的贫困现象。效果如何,还有待时日验证。


  本文标题:印度农业(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nongye/1159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nongye/1159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农业概论:印度农业(1)
欢迎你对印度农业(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印度农业(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